同样生活在一起的人为什么有人患了食道癌?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08-12
点击次数:(1007)次
同样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吃同样的食物,饮同样的水,为什么有些人患了食管癌,而有些人却安然无恙?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有关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从分子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食管癌病因和为制订对象明确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林东昕教授率课题组,着重研究了我国食管癌高风险个体致癌物代谢基因多态和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多态对食管癌易感性的影响,并取得重要结果。
1.基因异常表达是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基因异常表达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的研究表明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的调控是由许多不同基因组成的多条通路来完成的,其中一条通路是P53通路,但对于此通路的作用机制现在仍还不是很清楚。相关基因有P53、P21WAF、MDM 、BAX等,它们在正常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中表达。
MDM在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任两者之间表达都不同。而P53、P21WAF、BAX表达只在正常与癌、非典型增生与癌之间表达不同。食管鳞癌中P53、P21WAF、及 BAX在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都没有差异。淋巴结转移与否的MDM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
2.食管鳞癌是一个多阶段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食管鳞癌是一个多阶段进行性发展的过程,从正常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浸润癌,每个阶段受多个基因的调控,但机制不清楚。P53基因异常是大多数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它的缺失或突变可使细胞的肿瘤易感性增加。在本研究中,P53蛋白组间比较:在食管鳞癌与正常黏膜或与非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非典型增生与正常黏膜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5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增高其表达也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P53基因突变及其产物累积,在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以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P21WAF,基因编码产物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参与细胞的生、分化、衰老及死亡。
本研究中,正常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食管鳞癌,MDM的表达逐渐增高,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其表达也在逐渐增高,同时发现MDM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提示MDM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常提示预后较差。有关MDM与P53的相关性有不同的报道。本研究发现P53蛋白与MDM蛋白表达不相关,可能食管鳞癌中 MDM的表达除P53激活以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激活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