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食道癌

食道癌,贲门癌的病理病变

文章来源:孙 发布日期:2022-11-15 点击次数:(1429)次

       食管上皮的癌前病变研究在林县的调查结果显示,食管上皮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能是主要的癌前病变。食管细胞学随访研究进一步揭示,重度上皮增生是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对500多例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进行5至8年的随访后发现,约40%的患者转为轻度上皮增生或正常上皮,约20%持续为重度增生或在重度和轻度增生之间波动,而剩下的15~20%的重度增生患者最终发展为食管癌。在一组11,011例食管上皮正常的成人中,9年后仅有13例发生食管癌(占0.12%),说明在重度增生患者中食管癌的相对发生率比正常人显著增  高。

       据文献报道,多种食管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的癌前病变,例如慢性消化性食管炎、Barrett's食管、消化性食管炎伴柱状上皮化生、腐蚀性狭窄或由X线照射或结核所致的瘢痕、缺铁吞咽困难综合征(Plummer-Vinson-Kelly-Paterson syndrome)、膈上憩室、巨食管症、家属性掌跖角化症(tylosis, Clark-Howell-Evans-MeConnel syndrome)等。然而,在中国,角化症或Barrett's食管非常罕见,因此这些病变不可能是中国人食管癌的主要癌前病变。患有食管癌前病变的患者应被视为易发生食管癌的高危险人群。在预防食管癌的战略中,诊断和防治这一高危险人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5_副本.jpg

       食管癌变过程中真菌性食管炎的可能作用在林县地区对食管炎本质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部分食管炎是由细菌和真菌的联合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食管炎的症状、大体形态及好发部位与早期食管癌非常相似。患者常有进食时发噎、胸骨后疼痛等轻度症状。在食管内腔镜下,其病变呈局灶性小斑块、粘膜粗糙或糜烂,约有60~70%的病例其病变位于食管中1/3段。真菌性食管炎的平均年龄比早期食管癌患者约小7~10岁。

       对155例连续系列的食管活检(PAS染色研究发现,在一部分重度增生及早期食管癌患者的非癌粘膜内可找到真菌侵犯。在真菌性食管炎中,食管上皮增厚,其中可见到不等量的真菌菌丝及孢子,在其相应部位的固有膜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有时上皮高度增厚并有大量菌丝及孢子侵犯于其中。侵犯上皮的真菌中约半数以上属念珠菌。有时在同一病例中可有一种以上的真菌菌属侵犯。真菌性食管炎时深层上皮常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即从轻度、中度、重度增生直至早期癌变。在真菌侵犯病灶的附近常可见到不典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具有深染而不规则的胞核及明显核仁。早期食管癌手术标本的病理研究也证明非癌部分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念珠菌性食管炎病变中,念珠菌多数侵犯于上皮细胞之间,少数侵犯于上皮细胞浆内。有些真菌菌属其菌丝可穿过几层上皮细胞。有些真菌菌属其菌丝可穿过几层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间除真菌以外还可见侵犯的细菌存在。食管癌手术标本组织中有23%可分离到念珠菌,其中90%以上为白色念珠菌。我们从一例食管原位癌手术标本的癌及癌旁组织分离到白色念珠菌纯株。从食管癌手术标本也分离得到其他菌种如曲菌、青霉菌等。由于真菌性食管炎在很多方面与食管癌相关我们推测真菌性食管炎主要是念珠菌性食管炎可能与食管癌具有病因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