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食道癌

食管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哪里?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08-18 点击次数:(1354)次

1、食管癌的部位分布


 食管癌是由下咽部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以往病理临床上将食管分为上、中、下3段,上段自食管入口至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中段自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下肺静脉干下缘平面;以下肺静脉干下缘平面至贲门口为下段。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对食管癌的分段进行了修改,从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为颈段,其下为胸段;胸段食管再分为上、中、下3段,自胸骨柄上缘至气管隆突为胸上段食管,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平面的中点以上为中段,以下为下段(包括腹段食管)。此分段方法以气管分叉和贲门口为标志,具有标记明确,各段长度分割均匀,胸内各段与预后相关性显著等优点,更适应临床治疗和评估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的需要,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食管癌的发生部位,我国与国外统计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国内统计显示:食管中段最多,占52.69%~63.33%;下段次之,占24.95%~38.92%;上段最少,占2.80%~14.00%。统计美国14181例食管癌,中段7299例,占51.5%;下段4708例,占33.2%;上段2174例,占15.3%。褂川统计日本4874例食管癌结果显示,颈段264例,上胸段483例,中胸段2778例,下胸段1096例,分别占5.4%、9.9%、57.0%和22.5%。近年来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显著上升,食管鳞癌无明显变化,其中腺癌主要发生在下段。我国仍以食管鳞癌多见,腺癌较罕见。
 

2、食管癌的组织学发生


 食管癌的组织学发生是在多因素参与下,由食管上皮异常增生所致的多步骤、多阶段、渐进性演变过程。食管上皮异常增生是食管癌发生的客观基础,其异常增生的形态可表现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食管黏膜上皮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亦称间变)和原位癌,以上病变称为食管上皮内肿瘤,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范畴。

 


  普遍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绝大多数呈现多阶段进行性演变模式,该模式一般表现为:正常黏膜上皮→黏膜上皮单纯性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其中,单纯性增生仅表现为黏膜上皮增生和黏膜增厚,但上皮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轻度不典型增生时,黏膜层的下1/3被异型增生的细胞所取代;中度不典型增生时,异型增生的细胞占据上皮层的下1/3~2/3;当异型增生的细胞波及上皮全层的2/3以上,但未波及全层时,则称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则表现为食管黏膜全层均为异型增生的细胞所取代,但未侵犯基底膜。早期食管癌病理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病例癌旁上皮细胞呈不典型增生,癌与非癌上皮有明显的移行过渡现象。

  在食管癌高发区,前瞻性观察发现:食管上皮从重度不典型增生到癌变早期,大约需要5年时间;从早期癌变发展到晚期食管癌还需要3~5年,在此10年间,食管上皮细胞呈现各种病理学改变。一般认为,食管黏膜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可视为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而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绝大多数均可通过阻断性治疗而逆转为自然消退,最终发展为漫润癌者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