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食道癌

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在哪个省?食管癌性别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07-23 点击次数:(2587)次

1.中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


        我国河南林(州)县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从1959—1979年,其年发病率为76.0/10万~148.0/10万,占各部位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男性年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5.20%,女性占63.40%。1977—1979年统计,其平均年死亡率为118.1/10万(中国调整死亡率是91.9/10万)。我国食管癌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华北太行山区和四川盆地西北部为高死亡率地区呈不规则的同心圆状分布,向四周扩大,其死亡率水平亦由高到低。如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县、晋城、鹤壁、阳城等县巿死亡率最高,并由高到低向四周扩大。

       在华北三省、四川和广东都有一个死亡率高的地区,如华北主要集中于太行山南段、山西、河南、河北的交界地带;川西北主要集中以盐亭、阆中、苍溪、南充等县,为高死亡率中心,向四周扩大,也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不规则的同心圆状分布区;其次是广东汕头与福建紧连的沿海地区。总之,包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福建的广大地区,还有山东、四川、江西、广东的部分地区,都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2.食道癌性别分布情况

  
       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国外报道相差悬殊,男女之比为(1.1~1.7):1。据我国各地普查资料,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3~2.7)∶1。华北地区平均男女比是1.6∶1。高发区男女比例接近,且死亡年龄比低发区提前10年左右,说明高发区存在着较强的致癌因素。例如河南林县为1.5∶1,江苏淮安为1.4∶1,山西阳城为1.6∶1,而在有些地区如广东梅县则女多于男,男女比例为1∶1.6。国外食管癌发病的性别比例变化规律与我国大致相同,但是,法国布列特尼为食管癌高发区,但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2.42,而挪威农村的低发病地区的性别比例亦较低,故不能把低发地区性别比例高,高发地区性别比例低当作普遍规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五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食管癌死亡统计资料,显示其性别比例以瑞士最大,为9.15∶1,奥地利为8.20∶1,毛里求斯为5.86∶1。冰岛性别比例最小,为0.89∶ 1。我国食管癌死亡的性别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偏低的,为2.00∶ 1。从五大洲看,欧洲性别比例大的国家较多见,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男多于女。

       与此相反,亦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性别比例是女多于男的。如新加坡的马来人和印度人,其性别比例分别为0.4∶1和0.8 ∶1。有些食管癌年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性别比例较小,如印度孟买为1.5∶1(男性为15.7/10万,女性为 10.4/10 万),中国河南林县为1.3∶1(男为 132.7/10万,女为103.8/10万)。我国调查资料也发现,食管癌死亡率的性别比例随发病水平的增高而减少,证明高发区存在着强烈的致癌因素,使其发病的性别差异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