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主页 > 康复案例 > 案例文章 > 淋巴癌 >

中药汤剂+降糖疗法:不再发愁淋巴瘤术后刀口难愈合

年龄: 病症:淋巴瘤 就诊医院: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 治疗方案: 中医中药

  淋巴瘤(以颈部为例),病位虽在经络结节,实与肝、脾、肾、胃等脏密切相关。盖肝主疏泄,情志怫郁则肝气壅滞,循经上逆,阻于少阳、阳明之络;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液聚而成痰,痰浊流注于颈项肌腠之间;肾藏精主骨,年老体衰或劳倦过度则肾精亏虚,骨髓失养,正气虚馁,邪毒乘虚盘踞;胃为多气多血之腑,饮食不节或药毒伤胃,致气血生化乏源,阴阳失衡。气滞、痰凝、血瘀、毒聚诸邪,交结于少阳、阳明经脉循行之处,终致“痰瘀互结,壅塞脉络”,发为淋巴瘤。

  《灵枢·寒热》有言:“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此案颈腋瘰疬骤起,恰合经旨,虽西医诊为淋巴瘤,然中医观之,实乃毒邪深伏三阴之候”。

  《外科真诠》论瘰疬恶变云:“初如连珠,渐若堆卵,其坚如石,其色紫暗......溃后脓水淋漓,经年不愈”。

  就诊情况

  沈某成,男,72岁,江苏盐城人。3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增长迅速,于当地医院行活检示:(左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左侧颈部、颌下、颏下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遂行手术切除左侧颈部肿瘤+血管神经探查+筋膜瓣转移术。术后手术刀口一直无法恢复。术后1月再次出现手术部位复发,肿块逐渐增长,未行治疗。

  经病友推荐,于2025年6月9日,赴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

淋巴瘤沈古成1.jpg

  刻诊

  左颈部馒头大小肿块、隐痛,手术刀口处溃烂、流脓水,偶刀口处发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饮食尚可,二便可,睡眠可。中医辨证属阴毒结聚,正气虚馁之证。

  辅助检查

  2025年3月14日,上海长海医院放射科影像检查报告:诊断:左侧颈部恶性占位,伴左侧颈部、颌下、颏下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

  2025年3月23日,海军军区大学附属医院病理检查: (左侧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2025年4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检查报告单检查结论:左侧腮腺区、颈部、双侧锁骨区、左上气管旁及左侧内乳淋巴结受侵;

淋巴瘤沈古成2.jpg

  病情评估

  左颈部肿块隐痛:阴毒结聚,阻滞少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隐痛为寒湿瘀阻之象)。

  刀口溃烂流脓水:阳气虚衰,寒湿郁久化热,湿热熏蒸筋肉,血肉腐败成脓(虽脓水清稀,但局部存在虚实夹杂)。

  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舌为心苗,苔薄白主寒湿内盛;脉沉主里虚,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之征。

  二便睡眠尚可:脾胃未竭,暂未累及脏腑深层,但需防正气进一步耗散。

  治疗方案

  经审慎辨证,我院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认为,沈某成属于“阴毒结聚,正气虚馁”证型,治疗宜温托解毒、化痰散结,佐以健脾益气。同步联合开展“降糖疗法”综合治疗,予10天观察疗效。

  “降糖疗法”原理:

  1、降低血糖水平

  利用胰岛素等药物,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使肿瘤细胞处于低糖环境。由于肿瘤细胞高度依赖糖酵解获取能量,低糖环境则会对其生长和存活,产生抑制作用。

  2、小剂量化疗

  在低糖状态下,给予小剂量的化疗药物。此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而正常细胞由于代谢方式相对正常,受影响较小,从而提高化疗的疗效,同时降低化疗的副作用。

1752827066474.jpg

  中药:

  白芷、皂角刺、夏枯草、猫爪草、玄参、浙贝母、生牡蛎、海藻、昆布、黄芪、党参、白术、肉桂、丹参、赤芍、当归、川芎等中药。

  方解:

  白芷、皂角刺:活血排脓、托毒生肌,针对术后刀口溃烂流脓的情况。

  夏枯草、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常用于因痰湿凝滞或毒邪聚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玄参、浙贝母、生牡蛎:三者组合为“消瘰丸”,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专用于消散瘰疬痰核。

  海藻、昆布:均为咸寒之品,咸能软坚散结,二者合用能让肿瘤慢慢变软、再慢慢散开。

  黄芪、党参、白术、肉桂:健脾益气,温补阳气,以应对“正气虚馁”,并托毒外出。

  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疏通血脉,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助于肿瘤消散,同时可抗肿瘤转移。

  疗效观察

  用药10天后,左侧颈部肿块明显缩小,手术刀口处溃烂好转,刀口发胀消失,饮食可,大小便可,睡眠可。

淋巴瘤沈古成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