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大约80%发生于面部、头部和颈部,引起受累部位的畸形,甚至危及生命。皮肤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为紫外线,紫外线大部分来自太阳光照射。研究表明,人们追求晒成棕色的皮肤,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及大气臭氧层变薄可能是皮肤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以下因素,增加患病的可能性:①肤色白,容易产生小斑点;②色素痣较多,或特别大;③有皮肤癌家族史或阳光烧伤性水疱;④在户外工作或活动时间过长。
皮肤癌属中医学“翻花疮”、“黑疗”、‘石疗”、‘恶疮”等范畴。皮肤癌因位置表浅,容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治疗后5年生存率在95%左右。中医治疗皮肤癌多以外治为主,内治可按疮疡治法以清热毒、祛湿毒为基本治则。这里主要介绍中医外治法:
(1)皮癌净,红砒50克、指甲2克、头发5克、大枣(去核)71克碱发白面172克。制法:将红砒研末,头发煎碎,指甲切细。三药混匀,放人大枣内,外用碱发面包裹如元宵样。再将包好的药丸放在木炭火中烧烤,火力不宜过大,经常翻转,力求受火均匀。煅成的药丸,当轻松如炭,敲辄即碎,以此研成细粉过筛,分装密封,备用。用法:若肿瘤破溃,分泌物多者,可用药粉直接撒在瘤体表面;若瘤体表面干燥,用香油调敷,每日换药1~2次。注意:①将药涂在整个瘤体包括根部;②不要涂在正常组织上;③涂药后流出的分泌物应及时清除;④瘤体过大时可分区分批涂药;⑤用药初期,如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减少用药次数。
(2)五烟丹,此药为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经验方。药用胆矾、丹砂雄黄、白矾、磁石各30克,将药物研碎后,置大砂锅内,上面覆盖瓷碗,以熟石膏调成糊剂封固,再用黄砂掩埋(仅露出碗底)。将锅置炭火上,先文后武,煅烧72小时后,取出内部药物研成丹粉剂。外用,撒于癌肿创面,或用药线蘸药插人癌体。经治16例皮肤癌,痊愈10例,好转6例。
(3)枯矾散,枯矾30克、煅石膏20克、黄柏粉10克、黄升丹10克,共研细末,以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2次。据载:治皮肤分化型鳞状上皮癌有良效。
(4)白梅散,药用煅人中白、大梅片以6:2的比例研末制成粉剂,以药粉撒數创面,外敷红霉素软膏纱布,每日换药1次。临床验证,对皮肤鳞状上皮癌有效。
(5)三虫膏,鲜马陆鲜斑蝥、埋葬虫各20克,共捣烂;再取皂角刺20克、硫磺30克、红砒15克、冰片15克、麝香5克共研细末,与前述三虫混合研匀,备用。每用适量外敷癌肿上,上面敷盖纱布,周围正常组织用胶布紧贴保护。

治疗皮肤癌外用药很多,如:水银、青矾、牙硝、轻粉、西月石、红娘子、千足虫、蓖麻仁(油)、全蝎、蜈蚣、陈石灰、烟叶粉、樟丹、乳香、血竭、紫草根、农吉利、生商陆根、马钱子、水蛭、山甲、地鳖虫、大黄、松香、洋金花粉蟾酥等。其中有相当--部分药物为有毒的祛腐生新药,只可外用,不能内服。对那些腐蚀性较强,容易损害健康皮肤组织的药物,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