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基本辨证分型与治疗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09-13
点击次数:(309)次
一、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原则
大肠癌是一个慢性、全身性疾病,在大肠癌辨证治疗中首先要重视的是患者全身整体状况,其次要注意局部肿瘤变化情况。
大肠癌的辨证思路应遵循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扶正与祛邪并举,辨其正虚之脏腑定位,邪实之表现特征,制订治疗法则。以健脾益气为先,根据辨证结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癜等治则,在基本辨证和治疗体系基础上分型论治。本病的八类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见下;复合证型,以基本证型为组合。治疗上应注意不能恣意攻伐,应扶正与祛邪相举,当以健脾益气为首重,扶正培本为先举。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辨证分型,并权衡邪正盛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恰当的调整。
二、大肠癌的基本辨证分型与治疗
1.大肠癌的虚证
1)脾气虚证
主症特点︰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升阳举陷、温中祛寒等。
2)肾阳虚证
主症特点︰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与虚寒症状共见,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治法︰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等。
3)肝肾阴虚证
主症特点∶以腰酸胁痛、耳鸣、遗精与虚热症状共见,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养肝、滋阴养肝、填精补髓等。
4)血虚证
主症特点∶以体表肌肤黏膜组织呈现淡白及全身虚弱,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血养血、健脾养血等。
2.大肠癌的实证
1)肝胃不和证
主症特点︰以腕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带数。
治法︰疏肝和胃。
2)痰湿困脾证
主症特点∶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痰湿内盛症状共见,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为辨证要点。兼热∶渴不多饮,便溏不爽,或身目发黄色鲜明,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醒脾化湿、温中化湿、化痰软坚等。
3)肠道湿热证
主症特点︰以腹痛、暴泻如水、下利脓血、大便黄稠秽臭与湿热症状共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
4)血瘀证
主症特点∶以固定疼痛、肿块、出血与瘀血症状,舌质紫暗或见紫斑、紫点,或舌下脉络曲张,或舌边有青紫色条状线,脉象多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治法︰祛瘀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