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化疗在儿童肿瘤综合治疗中起什么作用?化疗中不良反应是什么?

文章来源:王 发布日期:2021-07-22 点击次数:(448)次

1、化疗在综合治疗中起什么作用?
 

  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手术、放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实体肿瘤患儿通常需采用综合治疗。化疗在综合治疗中可分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指患儿确诊后立即接受化疗,通过化疗促使肿块缩小,为后续手术或放疗创造条件。而辅助化疗则是在手术或放疗后继续接受化疗,因为通常在手术或放疗后,仍有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活性,而辅助化疗有助于进一步杀死残存的肿瘤细胞。

 
  化疗不仅仅可以治疗原发肿块,亦可以抑制肿瘤的复发或其他部位的转移。
 

2、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有哪些?
 

   化疗不仅仅能杀死增长快速的肿瘤细胞,同时也能杀死增长较快的正常细胞。例如破坏口腔黏膜引起口腔溃疡、破坏毛囊导致脱发等。当化疗结束后,上述症状通常会好转或缓解。如上述症状未好转或出现新的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小儿血液/肿瘤科专科门诊就诊。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1、化疗不良反应——恶心、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由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延退性、预期性(心因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①急性呕吐多发生   在患儿接受化疗药物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5 ~ 6小时达到高峰,但多在24 小时内缓解。

②延迟性呕吐  常见于给药24小时后,可持续数天。

③心因性呕吐 是指患儿在接受化疗前即出现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多见于大年龄儿童, 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

④爆发性呕吐是指即使给予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⑤难治性呕吐是指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接下来的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吐。导致呕吐发生的频率〉90%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剂量≥1 500毫克/米²时)、多柔比星(剂量>60毫克/米²时)、达卡巴嗪等。当然化疗前患儿自身的状况亦能影响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

     因此,在接受化疗药物前,充分应用止吐药能够有效预防或缓解恶心呕吐,临床常用的止吐药物有格雷司琼、昂丹司琼而针对具有强烈致吐作用的化疗药物,可联合使用多种止吐药或镇静药: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缓解恶心呕吐,例如患儿家长可准备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控制食量、不吃冰冷或过热的食物、避免使用金属餐具等;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用餐时间(可在化疗前少量进食或在化疗前2 ~ 3小时不进食)。


 

2、化疗的不良反应——脱发


      化疗导致的脱发不仅仅是头发的脱落,还包括眉毛、腋毛、体毛等其他部位的毛发脱落。脱发多在初始化疗后2 ~ 3周出现,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在停止化疗后2〜3个月后可恢复。因此,建议家长在化疗初期可将患儿头发剪短或剃掉,或可事先准备好假发或帽子备用。
 

3、化疗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现为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粒细胞为主)、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降低,一般出现在化疗结束后的7 ~ 10天。
 
   由于白细胞半衰期最短(6小时),最容易出现抑制,其次出现的是血小板下降(半衰期5 ~ 7天),最后为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半衰期120天)。因此建议化疗结束后1 ~ 2周内家长动态监测患儿的血常规指标。

        当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可给予患儿集落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并注意积极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血小板减少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或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建议血小板减少的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前用温水漱口,尽可能避免使用锐器(剪刀、刀具等),不建议使用栓剂药物或用肛表测量体温,避免患儿剧烈运动、哭闹、情绪激动,建议卧床休息直至血小板数量上升至安全范围。

       红细胞减少可导致贫血,表现为头晕、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患儿需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当出现严重贫血及血小板下降时,请及时就诊,必要时予以成分输血以纠正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小知识★

       化疗不良反应的强弱并不等同于治疗的疗效。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只有出 现严重的化疗不良反应才意味着此次化疗非常有效,反之如果没有任何化疗不 良反应说明此次化疗没有任何作用。实际上,化疗不良反应产生的直接原因并 不是化疗药物正在杀死肿瘤细胞,而是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正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