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中国常见癌症的人群归因和可预防百分比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07-19 点击次数:(679)次

  ①基本掌握了我国常见癌症的人群归因和可预防百分比

  基本掌握了我国常见癌症的人群归因和可预防百分比。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男性居民的位死因,女性居民的第二位死因(仅次于脑卒中),分别占人口总死因的24.7%和19.1%。根据可靠估算,目前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总数已超过300万人,死亡总数已超过200万人,这种增长趋势未来还在继续。由于目前对癌症晚期患者尚缺少有效预防和根治方法,人们谈癌色变,癌症已变成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担心和最害怕罹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但严重危害居民的生命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被公认是当代最重要、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仍然未被攻克的医学难关,迫切要求尽快研发既有科学根据又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予以应对。癌症的病因研究及其可预防性(归因)分析,是制订和执行癌症防治行动计划,确定防治重点和安排卫生事业优先顺序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卫生决策者、医疗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一直关心和盼望知悉的关键信息之一。

  ②癌症病因的进一步探讨和深入验证

  1981年英国流行病学家多尔(Doll )和皮托(Peto )应美国之邀,探讨了发达常见癌症死亡的人群归因或可避免百分比,认为美国等发达癌症由遗传等无法避免原因引起的比重较小,而超过80%的癌症死亡是可避免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可避免原因是吸烟( 30% ),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生活方式(35% ),各种感染(10% )和暴露于职业致癌环境(约4%),为人类癌症的预防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对癌症病因的进一步探讨和深入验证有重要指导作用。自从多尔和皮托的开拓性研究提出以后,各国科学家继续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1721376781968488.jpg

  ③癌症负担的人群归因评价和分析方法

  然而由于当时大多数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统计数据尚不完整可靠,常见癌症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很多危险因素的人群暴露情况仍未充分掌握,癌症负担的人群归因评价和分析方法还不成熟,因此尚无法开展可靠的定量估算。20世纪80年代初,黎钧耀根据我国1973—197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数据,地区分布差别和中国人移居香港和美国后癌症死亡变动趋势,曾进行过我国常见癌症归因百分比的初步估算,认为我国癌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饮食营养( 35%~50% )和感染因素(15%~25%),吸烟和饮酒的比重较小(只占5%~8% ) ; Yuan等( 1996 ),刘伯齐等(1998 ),高玉堂等(1999 )和Gu等(2009)使用各自独立收集的数据,也分别估算过我国居民吸烟相关癌症死亡负担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男:21.05%~36.0%,女:4.05%~6.9%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主席马模特(Marmot, 2009)通过组织系统的文献综述和科学评价,对食物、营养和身体活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进行了详尽的估算,得出我国癌症死亡归因于食物、营养和身体活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20%,归因于体脂的百分比男女分别是11%和12%,比发达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