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烟草使用与癌症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07-07 点击次数:(523)次

①环境和职业致癌物质

    与此同时,探讨和验证肿瘤在人群中流行的生物、环境、行为和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进展,发现和验证了大量与常见癌症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内、外环境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烟草使用,过度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辐射,医源性致癌因素,环境和职业致癌物质,以及癌症的各种社会决定因素等。这些危险因素与人类常见癌症发生的因果关系,都得到了较为明确的验证和确认,为制订综合的癌症预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可信的科学依据。
 


②烟草使用与癌症


    预防肿瘤学诞生以来,关于吸烟危害健康以及吸烟与癌症有关的证据愈来愈多;控制吸烟,包括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的策略和措施日见成熟;世界许多国家控烟工作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最终缓解和消除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展示了光明前景。1981年日本平山雄( Takeshi Hirayama )的调查研究结果首次发现,非吸烟妇女肺癌的发病与暴露于吸烟丈夫呼出的烟雾有关。1992年美国环保署发表报告认为,被动吸烟与肺癌和其他疾病有关,环境烟雾(二手烟)每年可引起美国非吸烟者约3000名肺癌死亡。1993年赫奇特( Hecht )等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特异肺致癌物亚硝胺(NNK )及其代谢产物,进一步证明婴儿、儿童以及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妇女,赌场顾客,餐馆和酒吧工作人员均存在二手烟的暴露。2004年IARC出版“吸烟与非自愿吸烟”专著,2006年美国卫生总监提出“非自愿香烟烟雾暴露的健康后果”报告,都确认二手烟是引起肺癌的明确病因之一。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3成年人,40%儿童( 7亿)暴露于二手烟,每年可导致大约60万非吸烟者过早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卫生总监、美国加州环保署和英国烟草与健康科学委员会等各大医学和科研机构,相继发表了14份科学报告,一致肯定暴露于二手烟可导致非吸烟者罹患一系列包括癌症在内的严重、乃至致命的疾病。除了疾病负担外,二手烟还会造成个人、家庭和国家的严重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至今积累的统计数据表明,烟草使用每年可导致全球近600万人死亡(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致死人数的总和),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如果当前的局面得不到有效控制,估计到2030年时,全世界每年因烟草导致的死亡将超过800万人,其中80%的过早死亡将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烟草是唯一一种危害所有使用者并可造成使用者半数死亡的合法消费品。然而,由于价格低廉,推广有术,对其危害认识不足,以及抵制烟草使用的政策不到位等原因,使得烟草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仍相当普遍。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一般要在开始吸烟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方才显现出来。因此,虽然全球烟草使用已广泛流行,但烟草相关疾病的流行和造成的超额死亡的局面还没完全出现。为遏制烟草的流行,2003年5月21日,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截至201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家或地区已达173个,覆盖全世界87%的人口,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快获得接受的条约之一。我国政府于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8月正式批准从2006年1月起开始生效。这是中国烟草控制活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帮助有关国家履行其公约义务,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颁布了六项以证据为基础的烟草控制措施(MPOWER),这些措施已被证明能够减少烟草使用并拯救生命。为了解决烟草使用引起的烟草成瘾问题,1984年,第一个尼古丁药物代替治疗药-尼古丁口香糖,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广泛使用。至今,已获准使用的戒烟药有︰尼古丁替代药(即口香糖和贴片),安非拉酮抗抑郁产品,尼古丁乙烯胆碱部分拮抗剂瓦伦尼克林( varenicline )。此外,1988年起美国还相继开展了戒烟临床社区干预试验(COMMIT )、戒烟干预研究(ASSIST,1993—1999 )和戒烟药理遗传学研究(2002 ),进一步加强了控烟干预的力度。2006年美国18岁以上国民的年龄调整吸烟率已降至20.8%,比1965年的41.9%降低了一半,这可能是20世纪20世纪90年代美国癌症,特别是肺癌死亡率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2014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吸烟对健康的影响——50年进程》)指出,美国人的当前吸烟率已由1964年的42%下降到现在的18%;《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发表的研究估计,50年的控烟努力已为800万美国戒烟者每人延长了19~20年的寿命。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皮托(Peto )认为,由于烟草控制卓有成效,20世纪估计有高达10亿人避免了过早死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受害国,在控烟问题上大大落后于控烟先进国家,究其原因在于公众,包括医生、教师、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等关键人群,对于吸烟危害健康这一科学事实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抱有偏见乃至错误观念,导致对控烟的认识不高与动力不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12年5月中国卫生部组织编写和出版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坚实科学证据加以展示,让事实“触目”,结论“惊心”。2013年,我国49位两院院士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了严格制止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建议,得到了领导人的明确支持,12月29日,《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出对禁止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吸烟提出了五点管理措施。相信这些行动,对于推进我国控烟履约进程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癌症有关的环境

下一篇:感染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