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海滨平川与高原,因地保健有玄机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2-05-16 点击次数:(324)次
    上一谈,我们讨论了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春捂秋冻”的保健机理和方法。从第六十九至七十二谈,我们讨论了环境防癌健康法中的因时保健问题。我们知道,环境防癌健康法包括因时保健、因地保健和因人保健。现在讨论因地保健问题。
 

    2.因地保健法就是充分利用大地资源,根据所居住地和旅游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保健。

    我们现在居住在旧金山湾区,属于海滨海岛地带,海洋性气候。那我就从海滨海岛的地理环境谈起。我们知道,太阳对海水的穿透深度比陆地土壤大得多,不仅使海水表面加热变暖,而且使较深层的海水也加热变暖。水是流体,可以将热量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因此,海水较之土壤的热容量大得多。在接受同等量的太阳能条件下,白天和夏天,海水升温比土壤慢许多;黑夜和冬季,海水的冷却速度也比土壤慢许多。由于海洋这个巨大水体的调节作用,所以海滨海岛的气候变化比内陆缓和得多。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差< :15°C。所以,夏季内陆高温暑热,海滨海岛温和风凉;冬季内陆寒风萧瑟,海滨海岛暖意依然。

    海陆风对我们来讲更是得天独厚。白天,凉爽的海风从海上吹向海岸陆地,送来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中碘的含量是内陆空气的40倍,既可补充人体需要,又可杀菌,另外氯化钠、氯化镁及臭氧的含量都很高;夜晚,风向转为从海岸陆地吹向海面,送走污浊的空气。这种变化在夏季最为明显。

    从日照来看,海洋环境宽阔,日照十分充足,即便在雨季,日照率也在50%左右。又由于低海拔,大气层较厚,空气中水汽较多,使得太阳紫外线至大地的辐射量仅有1%~2% ,是内陆高原强度的1/6~1/2.5。

    海滨海岛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松软的海滩,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翱翔的海鸟,律动的波涛,对人的心理、生理均产生有益的影响。利用这些条件,可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沙疗等。我会在后面专门介绍这些方法。

    当然,海滨海岛昼夜温差大,湿度大,有的地区台风海啸等,对人们的健康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就旧金山湾区而言,花粉症、风湿病、皮肤病等,许多都是与环境气候相关。另外,食人过多的海鲜,特别是像海带海藻等高碘食品,对人体也存在很大威胁。还有一个与我们华裔相关的研究,是鼻咽癌的问题。据统计,鼻咽癌最常见于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广东、海南、福建、湖南、香港、江西、广西,以及东南亚沿海和一些海岛,如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中国广东到美国的男性第一代移民,鼻咽癌死亡率高于当地居民30倍;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男性华裔,该病的死亡率也高于当地居民15倍。经分析,鼻咽癌高发区所产的大米和饮水中,微量元素镍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此外大米中钼的含量低于低发区,饮水中铅的含量高于低发区。研究表明,镍与鼻咽癌呈正相关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平原盆地的地理特点。地理学将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宽广低平地区叫做平原。四周地势高、中部低平的地形结构叫做盆地。平原盆地一般多处温带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河湖发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矿泉水资源丰富,饮用矿泉水及进行矿泉浴,均有利于保健。我们在饮食防癌健康法中,已对矿泉水作了讨论,矿泉浴将在下面专门介绍。

    从癌症的分布来看,全世界肝癌的高发区主要分布于赤道至暖温带附近,亚洲太平洋沿岸是肝癌的高发区之一。中国肝癌的地域分布明显是在平原地区。据研究,肝癌高发区多地势低洼,水源流通不畅,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易于堆积,造成水污染。同时,临近江河一带,气候若温暖而潮湿,就会易于黄曲霉菌的生长,使粮食、食品容易发霉,长期食用遭到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诱发肝癌。另外,调查发现,一些肝癌高发区的居民,喜欢咸鱼、咸肉、咸菜。在这些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着色剂,亚硝酸盐可在体内形成亚硝胺,也是非常危险的致癌物。

    现在来简单谈高原高山的问题。地理学将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顶部平缓、起伏较小、面积较为辽阔的地形叫做高原。一般高山同高原的地理、气候条件类似。我上的大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就坐落在中国的青海省,属青藏高原,海拔高度在3 000~5 000米之间,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也是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地表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海拔的高度而增加。因此,高原高山地区,太阳辐射增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水汽及尘埃减少,空气吸收紫外线也减少,海拔每升高100米,紫外线强度增加13%。我们在前面讨论过,适量的紫外线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促进创面愈合、杀菌消毒等作用,过量的紫外线则可引起皮肤及全身性损害。

 

    谈到空气稀薄,我们知道,地球周围的大气质量越近海平面越密集,越向高处越稀薄。空气是混合性气体,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氮占空气的78%,氧占21%,其他如二氧化碳、臭氧等。

    地球周围空气的重量为5120亿吨,每平方米地面约承受的大气的重量叫做大气压。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就越低。同时,对人体至关重要的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也是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因此,高原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低,环境性缺氧可导致人体缺氧。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平均下降6.2C。因此,山区的气温比平原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高原高山的气温就更低了。更因日照时间长等原因,水分蒸发快,因而气候又干燥。海拔5 000米高度为人类居住的高度界限。海拔3 000米被认为是具有医学意义的高度。因为超过3000米海拔高度,各类气候地理环境的剧烈变化便可能超过人体生理机能的适应调节能力,而引发高原高山反应及相应病变。

    经以上分析,可见高原高山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体来讲不那么有利。其实不然。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曾居住过的中国青海高原,人们是有一套办法去适应环境的。

    各位看官,欲知进一步讯息,且听下谈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