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两大类。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由于肿瘤对周围组织造成直接的物理性损伤,导致组织炎症和刺激痛觉神经纤维,从而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躯体痛或内脏痛,躯体痛通常表现为锐痛或压迫感,而内脏痛则常表现为绞痛或弥漫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则是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者由于肿瘤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刺激或损伤神经纤维,造成异常的神经冲动传递。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刺痛、烧灼感、电击样痛等,常伴有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
癌性疼痛通常为慢性疼痛,其机制与急性疼痛不同,可能涉及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可能效果不佳。此外,情绪波动、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癌痛的发生。
上一篇:肿瘤干细胞学说及发展史
下一篇:癌性疼痛生物学研究和发展
2025-05-06
中西结合治疗,让贲门癌老人重享“食”光,吃嘛嘛香2025-05-06
乳腺癌溃乳惨不忍睹,中药加瓦博疗效迭现2025-05-05
蓦回首,大医却在身边:“病老虎”的再生之路2025-04-30
中药膏开道救命 贲门癌老人重生2025-04-29
中药君临,西医臣辅,宫颈癌骤来骤去2025-04-28
用药九天噎嗝既消,食管癌治疗堪比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