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淋巴瘤其他生物制剂有哪些?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11-06
点击次数:(1230)次
部分已应用于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部分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Epratuzumab(抗CD22单克隆抗体)、Alemtuzumab(抗CD52单克隆抗体)和IDEC114(抗CD80单克隆抗体)等。
1、淋巴瘤·独特型抗体
B细胞淋巴瘤是具有重组免疫球蛋白基因的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VDJ序列重新组合导致了不同个体的肿瘤细胞具有独特的高变区。这种序列被称为独特性基因。尽管这种独特性基因不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但它代表了肿瘤特异性的抗原,这种抗原是应用抗独特性基因的抗体被动免疫及应用抗独特性基因疫苗主动免疫目标。Levy在斯坦福大学制造出能够杀伤人类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并证明应用这种抗体对肿瘤有一定的疗效。
2、淋巴瘤·鲁昔单抗( Lumiliximab,抗 CD23单克隆抗体)
CD23是高表达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低亲和力的IgE受体。鲁昔单抗是一种同时具有人类IgG1恒定区和短尾猴可变区的单克隆抗体。Ⅰ期临床实验证明,应用这种单克隆抗体的单一化疗方法对于CLL的治疗安全性很高但有效性较低。临床前期的研究表明,鲁昔单抗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增强氟达拉滨或利妥昔单抗抗肿瘤的疗效。Byrd和同事最近进行了鲁昔单抗与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在这项研究中,总体反应率为72%;鲁昔单抗与FCR联合化疗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FCR。因此,目前已经开始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比较鲁昔单抗、FCR联合化疗与单独应用FCR的效果。
3、淋巴瘤·依帕珠单抗(Epratuzumab,抗 CD22单克隆抗体)
CD22是高表达于成熟B细胞的一种糖蛋白。许多实验证明,CD22可能是B细胞活化复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黏附分子,但它的功能仍不明确。依帕珠单抗是一种抗CD22的人源化抗体,目前已在评估其单独应用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应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B-NHL的疗效。Leonard 已证明依帕珠单抗不具有剂量限制的毒副作用。依帕珠单抗治疗侵袭性淋巴瘤,反应率为10%,其中有3人取得了完全缓解。依帕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B-NHL可获得更高的总反应率和完全缓解(分别为47%、24%)。
4、淋巴瘤·抗CD40抗体
CD40是B细胞及其他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肿瘤因子受体家族的一员。与CD40结合后可导致细胞内增殖,活化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SGN-40是一种有希望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人源化抗CD40的单抗。在表达CD4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SGN-40能够诱导细胞的凋亡和介导ADCC作用。此外,在异基因移植的动物模型中,SGN-40与CHOP联合化疗的效果较单独应用CHOP或SGN-40的效果要好。最近完成的临床Ⅰ期实验表明,应用SGN-40单一化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对于复发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进行高剂量的预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持久反应性。
HCDI22是另一个正在开发的抗CD40的单克隆抗体。体外实验表明,HCD122能够阻断有CD40分子介导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且比利妥昔单抗具有更强的介导ADCC的作用。这种抗体目前正在进行Ⅰ期临床试验评估其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