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10-19 点击次数:(1228)次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选择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期相关。Ⅰ、期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多采用放疗联合化疗,但复发仍是存在的主要问题。Ⅲ、Ⅳ期大多以化疗为主,配合放疗。
 

1、惰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惰性淋巴瘤病变进展较慢,自然病程相对较长,对化疗不够敏感,或虽然对治疗较敏感但易复发,因此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一直是淋巴瘤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目前较一致的观点为:对于Ⅰ、Ⅱ期患者,可采用局部放疗、化疗+放疗或单纯扩大野放疗;部分诊断时无临床症状,肿瘤负荷量较小,疾病无明显进展的Ⅰ 、期患者,也可采取“观望等待( watch and waiting)”的方法,即延期治疗对总生存率并不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诊断时已有症状,肿瘤进展或肿瘤负荷较高的Ⅲ 、Ⅳ期患者以及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开始向中高度侵袭性转化的患者则应立即给予常规化疗。通常根据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化疗可选择单药,也可选择联合化疗,4~6个疗程的CVP、CHOP或含氟达拉滨(FC或FMD)的化疗方案是其中最经典和常用的治疗方案;如CD20阳性可加用利妥昔单抗;无治疗适应证但不愿观望等待的患者可给予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提高反应率和CR率,部分患者可获得稳定的分子生物学缓解。

  化疗4~6个疗程后可根据病情选择局部放疗或扩大野放疗,剂量为24~36Gy,治疗结束后需行PET/CT等检查,如达到CR可停止治疗观察;如未达到CR则选择难治复发者的方案。

 

2、惰性淋巴瘤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 


  惰性淋巴瘤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在免疫治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单克隆抗体的治疗,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单克隆抗体包括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抗CD20单克隆抗体),商品名为MabThera(利妥昔单抗)和阿伦单抗(Alemtuzumab,抗CD52单克隆抗体,Campath-1H)等。利妥昔单抗于1998年通过美国FDA批准用于CD20阳性的复发低度恶性或滤泡型淋巴瘤治疗,2001年FDA批准阿伦单抗用于治疗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干扰素( &-Interferon,IFN-a)也可用于CLL稳定期或FL化疗缓解者的维持治疗。IFN-α用于早期患者,约60%的患者可达PR;但对于晚期患者无效,甚至加速病情进展。目前认为其作用是间接的,可能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起作用。

  对难治复发者的治疗,多个中心都在进行探索,现尚无标准方案,可选择:①高剂量化疗;应用侵袭性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如CHOP-E、ESAHP、ICE等二线方案;②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也是可能有效的方法,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FC等方案,即使是对一些初始治疗应用过利妥昔单抗的复发患者复治时仍有效,但常会再次复发;③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部分药物已经上市,如可应用I-CD20单抗或Y-CD20单抗(zevalin),疗效较常规治疗好;④蛋白酶体抑制剂:以硼替佐米(Bortezomib,PS-341,VELCADE,万珂)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对难治复发患者有一定的疗效;⑤高剂量化疗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包括:一线方案化疗仅获PR的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患者复发的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常规解救方案治疗达CR或PR者;首程诱导化疗达CR的高度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伴有不良预后因素的中度恶性淋巴瘤,低度恶性淋巴瘤中病情急变,常规治疗无效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但容易复发,在复发后可选择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Allo-SCT由于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能降低移植后复发率,但由于惰性淋巴瘤发病年龄高,适合的供髓者少,并且有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因此满足Allo-SCT者较少。但近几年出现的非清髓性Allo-SCT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接受移植的机会,非清髓性Allo-SCT可适用于≤70岁的患者。由于B-CLL/SLL是进展最缓慢的疾病,移植多应用于进展期CLL病例。也有学者提出,早期的低危患者虽病情稳定,但如已具备不良预后因素者也应及早进行移植。

 

 

  由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年复发率超过50%,生存曲线未形成平台,目前一致的意见认为Auto-SCT不能治愈CLL。从外周血同时筛选CD34+,B细胞阴性的祖细胞,可改进移植效果。对病程呈明显进展期的患者,经净化处理的自体骨髓移植可降低复发率,增加长期缓解率,是难治复发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