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胸部淋巴瘤?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10-12
点击次数:(1302)次
淋巴瘤是胸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胸部淋巴瘤是全身系统性淋巴瘤的一部分。除侵犯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外,还可累及胸膜肺实质及心包膜等组织器官。
1、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
(1)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胸部恶性淋巴瘤侵犯主要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恶性淋巴瘤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多数集中于血管前间隙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数融合成块状并侵犯,包绕纵隔大血管的趋势,彼此间界限不清,肿大淋巴结周围间隙消失,肿大淋巴结的密度在平扫时多为不均匀,强化后呈不均匀增强,并可见坏死液化灶,其CT值通常低于30Hu。
NHL和HD的淋巴结增大在影像学表现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部分学者认为HD多数表现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为双侧对称性,且各淋巴结间间隙欠清楚,有融合趋势;而NHL.肿大的淋巴结多不对称,各淋巴结间间隙清楚,融合少见。
(2)肺实质侵犯:淋巴瘤的肺侵犯因肿瘤侵犯生长的方式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影像表现。纵隔、肺门淋巴结病变直接侵犯蔓延至肺内,形成肿块或结节;瘤组织漫润破坏肺泡间隔进入肺泡间隙,在肺内出现渗出或实变;瘤细胞沿淋巴管或血管播散,侵犯肺间质,形成网状间质性病变。影像表现可以分为4种类型:
①肿块(结节)型:显示为肺内,胸膜下结节或肿块,呈圆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有浅分叶,可相互融合,密度均匀,病灶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肿瘤组织中心坏死,则出现薄壁或厚薄空洞。
②肺泡肺炎型: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实变。病变内可见典型的“支气管空气征”类似大叶性肺炎表现。肺内病变密度较低,多仅在肺窗显影。
③粟粒型:病变侵犯肺间质,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发出的放射状网状结节阴影,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不易区别。HRCT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小叶间隔增厚,肺野呈小斑片状毛玻璃样或结节样改变。
④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表现为肺门区块,有支气管狭窄,肺内阻塞性病变以及支气管气像等征象的存在,与中心性肺癌的表现相似。
(3) 胸腔及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可为单侧或双侧,可合并心包积液。少量积液多为良性,长期观察积液量变化不大,积液的发生与淋巴管,静脉阻塞有关。中到大量的血性积液则为胸膜腔转移(图6-64,图6-65)。
2、胸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胸部淋巴瘤的MR1表现主要为胸内淋巴结肿大,并不同程度地累及肺野和胸膜及周围组织,胸内淋巴结肿大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周围异常信号或后纵隔内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融合的异常信号,发生于后纵隔的淋巴瘤多数跨横膈上下纵行生长。胸内肿大淋巴结呈TWI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WI高或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病变由多个结节融合而成呈环形强化影。
3、胸部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成年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病因为恶性淋巴瘤、转移瘤,其次为淋巴结核、结节病。
(1)转移瘤:常有原发病史,并且常以肺癌为多见。其受累淋巴结常位于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隆突下及支气管肺门区,血管前间隙淋巴结受累相对较少见。
(2)结节病:本病常以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为主要特征,淋巴结不易发生坏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性强化影。
(3)淋巴结结核:累及的范围较局限,主要累及气管旁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其中以右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肿大淋巴结多不融合,淋巴结周围脂肪间隙常存在,血管前间隙淋巴结很少受累。增强扫描时肿大淋巴结呈环状强化影,中央相对低密度区CT值一般为40~60Hu,较淋巴瘤和转移瘤的坏死液化灶的密度为高。
总之,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主要是根据其受累淋巴结的好发部位,病灶边缘形态,密度(信号)改变等特点,并可与其他原因所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