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淋巴瘤

什么是鼻腔、鼻窦淋巴瘤?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10-11 点击次数:(405)次
  鼻腔、鼻窦淋巴瘤在亚洲发病率高。占全部淋巴瘤的2.6%~6.7%。约占结外淋巴瘤的44%。鼻腔鼻窦淋巴瘤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分为BT细胞和T / NK细胞3种类型。B细胞型淋巴瘤最少见,多发生于鼻窦,占鼻窦淋巴瘤的55%~85%;T / NK细胞型淋巴瘤最常见,多发生于鼻腔,易浸润并破坏血管壁,常引起坏死和骨质侵蚀,预后最差。T细胞型淋巴瘤也常发生于鼻腔,单独发生于鼻窦罕见,预后较T / NK细胞型好。本病好发于成年男性,男女比例约4∶1,平均发病年龄50~60 岁。

 

 

1、鼻腔、鼻窦淋巴瘤CT表现


  鼻窦淋巴瘤根据发病部位及累及范围将本病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多发生于鼻腔前部,仅少数发生于下鼻甲,向前易浸润鼻前庭、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皮肤;病灶密度常不均匀,内可见不成形低密度影,提示有组织坏死,邻近的鼻中隔及鼻甲可有浸润性骨质破坏,增强后病变呈轻度或中度强化。局限于鼻窦淋巴瘤少见,其中上颌窦最常受累,典型表现为窦腔内充以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影,窦壁轻微浸润性破坏,伴窦周软组织漫润,增强后较均匀中度强化。

  弥漫型淋巴瘤表现为鼻腔中线区及邻近鼻窦明显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半数以上累及邻近的面部软组织,眼眶、鼻咽部、颞下窝、翼腭窝等。

  与癌比较,淋巴瘤骨质破坏较轻。局限于鼻腔淋巴瘤骨质改变不明显,仅少数表现为邻近的鼻中隔、鼻甲轻微浸润性骨质破坏。弥漫型淋巴瘤常造成鼻中线结构骨质破坏,晚期可失去正常轮廓。鼻窦淋巴瘤多有骨质改变,常见为浸润性骨质破坏;少数为溶骨性破坏,此时与癌造成的骨质改变难以鉴别。



 

 

2、鼻腔、鼻窦淋巴瘤MRI表现


  TWI为低或等信号,TWI为等或高信号,多数信号不均匀,增强后轻到中度强化。由于本病易阻塞窦口-鼻道复合体,邻近鼻窦常伴阻塞性炎症,MRI 易将肿瘤与炎性组织进行鉴别。MRI较CT能更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有利于临床分期。
 

3、鼻腔、鼻窦淋巴瘤鉴别诊断


  淋巴瘤需与鼻息肉、内翻乳头状瘤、血管瘤及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1
)鼻息肉:多发于中鼻道、下鼻甲后端,病灶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常压迫邻近骨质。
 
  (2)血管瘤:以年轻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鼻塞和反复性鼻出血,好发于中、下鼻甲周围的黏膜。MRI中TWI呈中等信号,T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
 
  (3)内翻乳头状瘤:多起源于中鼻甲附近的鼻腔外侧壁,易向上颌窦和筛窦蔓延,可侵蚀邻近的骨质。MRI中TWI和TWI多表现为低到中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度强化。

  (4)鳞状细胞癌:发病率高,约占鼻窦恶性肿瘤的90%以上,典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明显骨质破坏,密度或信号往往不均匀。MRI中TWI和TWI多为中等信号,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但中央常出现坏死,呈环状强化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