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食管癌的组织学
(1)鳞状细胞癌食
管鳞癌的形态视分化程度而异。分化良好的癌(图4-16)可显示角化、癌珠和细胞间桥等特点。Broderse的分级法是按细胞分化程度分为四级,该法沿用已久,但难掌握,各家报告的结果亦多相差悬殊。
近年来国内多采用三级分类法,其基本标准是:
一级
癌细胞分化良好,胞体较大,呈多角形或圆形,胞浆较丰富,有明显的角化及细胞间桥,核分裂象较少。
二级 癌细胞体积较大,
分化中等,圆、卵圆或多角形,多形性较明显。有时可见少数角化珠及中等程度的细胞分化。核分裂象较常见,一般不见细胞间桥。
三级
癌细胞大多呈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体较小,胞浆甚少。核分裂象多见,不见角化及细胞间桥,但仍能辨认为鳞癌,与未分化癌有所不同。
这种三级法较易掌握,也较实用。如在刘复生分析北京417例手术切除标本中,一,二,三级分别占26.
1%、65.3%和8.6%。陈渊源分析福建500例切除标本中,一,二,三级分别占24. 4%、64.8%和10. 8%。两组结果甚为相近。.
(2)食管腺癌食管腺癌比较少见,各家报道的发生率不尽- -致。据若干作者报道,食管腺癌的发生率为0. 8% (5/603例)、0.8%
(10/1312例)、0. 9%(6/633例)、2.4%(45/1859例)、3.5%(144/4145 例)、3.7%
(13/350例)、4.7%(21/451 例)、5.1%(5/98例)、6. 1%(32/524例)、7.3%(23/314例)和8.
0%(7/87例)。据Bosch等搜集美国各处肿瘤登记的数据和美国第三次全国肿瘤调查的数据,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食管癌的7.
7%(400/5218例)和8.2%(146/1791例)。
有些作者将贲门腺癌侵犯食管下段当作食管腺癌。有些作者则将食管腺棘癌误认为食管鳞癌。作者认为,对于食管下段腺癌的诊断应明确规定:(1)腺癌确系来自食管粘膜而非来自责门;(2)癌的发生部位应与贲门的鳞-柱状上皮交界线有一定距离;(3)癌组织确系腺
癌;(4)癌细胞分化很差时须有特殊染色证实。
食管腺癌可进一步分成单纯性腺癌、腺鳞癌、囊性腺样癌和粘液表皮样癌。
单纯性腺癌(图4-17)癌细
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核为圆、卵圆或杆状,染色质较粗。细胞多构成不同程度的腺腔。一般多根据细胞分化和腺体形成的程度分为三级。
食管腺鳞癌此类腺癌,以往通称为腺棘癌、棘腺癌或腺癌有鳞状上皮化生。目前多数作者已将腺鳞癌与棘腺癌(腺癌有鳞状上皮化生)明确分开。棘腺癌中,明显恶性的腺癌与明显良性的鳞状上皮两种成份混合存在;而在腺鳞癌中,则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恶性成份混合
存在。食管腺鳞癌并不少见,它在Kusalina等报告的633例食管恶性肿瘤中有20例,
.占3.16%。刘复生曾在524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发现22例,占4.2%。此两报告的腺鳞癌发生率甚为相近。
囊性腺样癌亦称圆柱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或筛状癌等。这种癌常见于涎腺,但少见于食管。Jacobsohn等曾报告1例并搜集文献报道的20例。此肿瘤最常见于食管中段(15例71.4%)。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结构,囊壁细胞扁平,囊腔内含有粘液。
粘液表皮样癌是很少见的一种食管癌。Postletbwait 和Sealy曾报告1例并复习文献报道的13例。多见于食管下段(10/14,71.
4%)。我们在1000余例食管癌标本中仅见到1例。癌组织可能来自粘膜下层粘液腺的多潜能分泌细胞。癌组织内有表皮样细胞和高柱状上皮细胞两种成份混合存在。表皮样细胞有时呈基底细胞样,高柱状细胞则能分泌粘液。癌内不规则形的腺腔样结构,大小不等,含有粘液。
(3)食管未分化癌(图4-18)这是很少见的食管肿瘤。又可分为大细胞型和小细胞型.大细胞型未分化癌的细胞较大,胞浆丰富,核大深染,常见单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多见。小细胞型未化癌的细胞较小,胞浆很少,癌组织呈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另有一种特殊的食管未分化癌,其基本形态与肺的燕麦细胞癌相似,也称食管燕麦细胞癌。近有Tateishi等报告6例,其中的4例中有3例的癌组织内发现ACTH活性,在.作了电镜观察的3例都见到神经分泌型颗粒存在。到1980年文献中已有近20例这种肿瘤的报告,其中大多数来自日本。我国亦曾见到少数食管燕麦细胞癌病例,但未见有内分泌功能改变者。
2025-05-06
中西结合治疗,让贲门癌老人重享“食”光,吃嘛嘛香2025-05-06
乳腺癌溃乳惨不忍睹,中药加瓦博疗效迭现2025-05-05
蓦回首,大医却在身边:“病老虎”的再生之路2025-04-30
中药膏开道救命 贲门癌老人重生2025-04-29
中药君临,西医臣辅,宫颈癌骤来骤去2025-04-28
用药九天噎嗝既消,食管癌治疗堪比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