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管生殖、生长、发育和水液代谢等功能。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主骨生髓,通于二阴。因此,肾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
寒冬时节,气候寒冷,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消耗大量的阳气。如果人体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肾虚。肾虚的表现主要有耳聋、腰膝酸软、遗精、尿频、尿急、尿痛、尿血、尿闭等症状。严重的肾虚还可能导致肾病的发生。
此外,中医认为,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长期生活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人体的正气会逐渐耗损,邪气会逐渐侵入,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长期生活在湿重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邪侵入人体,引发湿病;长期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燥邪侵入人体,引发燥病。
至于“气候致癌有古论”,这可能是指古代的医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气候与癌症的关系。在古代的医学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气候与疾病关系的记载。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六腑,四时五行之气,更伤五脏六腑。”这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的四时五行之气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不能适应自然界的四时五行之气的变化,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风寒暑湿燥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2025-05-15
中药兼以热疗,肺癌患者四诊奏效2025-05-13
化疗后胸闷干呕腹胀难忍?看她如何靠中医治疗重获健康2025-05-13
从破溃恶臭到创面新生:49岁乳腺癌患者的“逆袭”密码2025-05-06
中西结合治疗,让贲门癌老人重享“食”光,吃嘛嘛香2025-05-06
乳腺癌溃乳惨不忍睹,中药加瓦博疗效迭现2025-05-05
蓦回首,大医却在身边:“病老虎”的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