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淋巴瘤

淋巴组织中骨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哪里?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09-07 点击次数:(944)次

1、淋巴组织中骨髓腔是具有造血活性的唯一部位


  约在人类胚胎发育的第5个月,骨中出现腔隙,很快就成为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增殖的惟一部位。此时,红细胞主要在肝脏中生成。只有在胚胎发育的最后3个月,骨髓微环境才支持红系造血。出生时,骨髓腔是具有造血活性的唯一部位,完全被造血干细胞充满。随后的造血细胞活性是由SDF-1配体/趋化素受体和细胞黏附分子-配体对如a-整合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或α-整合素和纤维粘连蛋白信号通路调控的。4岁的时候,人类长骨骨干中开始出现较多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逐渐代替造血干细胞。大约到18岁时,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仅出现于椎骨、肋骨、头盖骨、骨盆及长骨的骨髓。

 


  骨髓腔体积的直接测量显示,骨髓腔体积由出生时占体重的1.4%增加到成人时占体重的4.8%;而血液体积由出生时占体重的8%减少到成人时约占体重的7%。骨髓空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导致脂肪组织在所有骨髓腔中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长骨中。造血组织倾向于定位在中央位置的骨组织,可能是因为中央组织温度较高,有更多的血管生成。但是,在动物实验中证明,黄骨髓可以诱导生成红骨髓并完全重新恢复造血,证明有其他因子(如细胞因子体液信号)也参与造血生成。
 

2、骨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滋养动脉


  骨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滋养动脉,可以通过滋养孔穿过骨皮质进入骨髓腔。在骨髓腔中,滋养动脉分为生支和降支,然后以放射状分支进入皮质内侧。重新进入骨内膜后,放射状血管变细成为毛细血管样进入皮质的微管系统。来源于滋养动脉的动脉血在这里和来源于肌肉动脉的骨膜毛细血管的动脉血混合在一起。重新进入骨髓腔后,皮质毛细血管形成了一个窦状网络结构。造血干细胞位于窦内组织空隙内。一些动脉在其末端会突然变成特殊的薄壁血管。这些血管有一些脾脏和肾脏中常见的几乎垂直的分支,可以补偿因为髓内压力造成的体积变化。在骨髓腔中,血流要通过髓窦内高度分支的网络系统。这些窦腔最终汇集为一个大的中央窦,血液在此通过导静脉进入系统血液循环。血管网络由表达CD31、CD34和CD105但是不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ICAM-2,ICAM-3或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的细胞组成,可以在长期骨髓培养的基质中形成。这些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血管对造血活性的直接作用。

 


  人类长骨骨髓早期造血(6~28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造血生成发生前,CD34+造血祖细胞缺乏,主要是可以介导软骨溶解症的CD68+细胞,CD34十的内皮细胞可以发育为由内皮细胞和肌样细胞组成的特殊血管结构。CD34十细胞和AGM原始干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证明了此个体发生学。功能性内皮细胞祖细胞表型即CD34+细胞的一个亚群表达AC133抗原和人类VEGF受体-2。CD34+CDI1b+的内皮细胞祖细胞亚群可以产生并结合血管生成素,纤维粘连蛋白,增加VEGF诱导的CD34+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