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淋巴组织中胚胎发生及早期干细胞发育情况是什么样的?
文章来源:WU
发布日期:2021-09-06
点击次数:(870)次
1、初级淋巴组织中造血主要部位会改变
在个体发育中,造血的主要部位会发生改变。首先是卵黄囊,其次是胎肝是早期造血的部位,由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细胞组成,在妊娠8天后开始造血(卵黄囊)。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中移植非卵黄囊区,如主动脉旁胚脏壁中胚层可以重建B系祖细胞造血。多能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小鼠的胚胎,胚内中胚层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还有部分起源于背主动脉。AGM区的干细胞出现早于胎肝,提示胚胎中胚层组织在干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早期淋巴祖细胞出现于第8天的卵黄囊,以及第10~12天的胚胎体节区。原发条件培养的小鼠及体外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培养在体内外均证明了最早的淋巴造血干细胞出现于第9天卵黄囊。
2、中早期造血定位于骨内膜和血管内皮
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微环境可以修饰S位点编码的kit配体。在胚胎中,胎儿造血早期为 kit配体独立,而晚期则为kit配体依赖。同时,kit阴性的干细胞可以诱导具有多能造血干细胞活性kit阳性细胞的发育。鼠的胚胎干细胞需要多个生长因子的协同参与,如白血病抑制因子,kit配体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直接接触来源于AGM和泌尿生殖脊基质或上皮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均可以增加原始造血细胞的存活。这些主要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阴性及未分化的CD34十干细胞与外膜网状细胞之间直接相互作用而实现。
在胚胎、卵黄囊和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调控通过转录因子的表达实现。早期血岛和骨髓及脾脏中基质细胞/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各种表面受体可能是其对干细胞起不同支持作用的原因。这些受体包括:DILK样脂肪细胞因子-1,Notch配体、信号分子WNT、Hedgehog基质来源的生长因子、LIF、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及趋化素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等。再生障碍后骨髓造血重建的形态学研究显示,早期造血主要定位于骨内膜和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