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肺癌

肺癌的分期有哪些?肺癌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文章来源:孙 发布日期:2022-04-21 点击次数:(1716)次

1、分期





1. NSCLC
NSCLC的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 IASLC )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 IASLC 2009 )。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
气管镜无法发现
TO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_肿瘤最大径s3cm ,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
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
肿瘤最大径> 2cm ,≤3cm
T2肿瘤最大径>3cm , s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外;侵及脏胸膜;
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包括全肺不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 3cm,≤5cm
T2b肿瘤最大径>5cm, ≤7cm
T3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
沟瘤)、膈肌、膈神经、 纵隔胸膜、心包;距隆突<2cm (不常见的表浅扩散型肿瘤,不
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 , 但未侵及隆突;
全肺肺不张肺炎;同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何-个条件即归为T3
T4
无论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隔、心脏、 大血管、隆突、喉返
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无区 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包括直接侵
犯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 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
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许多肺癌胸腔积液是由肿瘤引起的,少数患者胸液多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既不是血性也不是渗液,如果各种因素和临床判断认为渗液和肿瘤无关,那么不应该把胸腔积液考虑入分期的因素内,患者仍应分为T1-3 )
M1b肺及 胸膜外的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0期Tis NO M0
IAT1a,bNOM0
IB T2a N0 M0
IAT1a,bN1M0;T2aN1M0;T2bN0M0
IBT2bN1M0;T3NOM0
IAT1-2N2M0;T3N1-2M0;T4N0-1M0
IB T4 N2 M0 ;任何T分期N3 M0
IV任何T分期,任何N分期, M1a , M1b
2. SCLC
对于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的局限期和广泛期分期方法,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局限期SCLC患者采用IASLC 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局限期定义为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 纵隔、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但不能有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和胸腔积液。如果癌症扩散到另一侧肺,或者对侧胸部的淋巴结,或者远处器官,或者有恶性胸腔积液包绕肺,则叫做广泛期。





2、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
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侵及范围和发展趋向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手段,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西医治疗
1.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1)I期SCLC患者:
手术+辅助化疗( EP方案或EC方案, 4-6个周期) +中医药治疗。术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 PCI )。
(2)I~I期SCLC患者:
化、放疗联合,配合中医药治疗。①可选择序贯或同步化放疗。②序贯治疗推荐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同步化放疗。③达到疾病控制者,推荐行PCI。
( 3 ) IV期SCLC患者:
化疗联合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线推荐EP方案或EC方案、IP方案、 IC方案。 3个月内疾病复发进展患者推荐进入临床试验。3 ~ 6个月内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 Topotecan )、CPT-11、 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6个月后疾病进展可选择初始治疗方案。化疗有效患者建议行PCI。
( 4 ) SCLC常用的化疗方案
1 ) EP方案( VP-16+DDP )
VP-16 100~ 120mg/m2 d1 , 2 , 3
DDP 60~ 75mg/m2 d1或分3 ~4天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2 ) EC方案( VP-16+卡铂)
VP-16 100mg/m2 d1 , 2 , 3
卡铂AUC 5或6 d1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或VP-16 100~ 120mg/m2 d1 , 2 , 3
CBP 300 ~ 350mg/m2 d1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3 ) IP方案( CPT-11+ DDP )
CPT-11 60mg/m2 d1 , 8 , 15
DDP 60mg/m2 d1或分3 ~ 4天静滴.
静滴,每4周重复一次。
或CPT-11 65mg/m2 d1 , 8.
DDP 30mg/m2 d1、8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4 )拓扑替康
1.5mg/m2 d1~ 5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2.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 1) I期N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
①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肺叶切除加系统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除术,可采用VATS或开胸等术式。②对于高龄或低肺功能的部分I A期NSCLC患者可以考虑行解剖性肺段或楔形切除术加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除或采样术。③完全切除的IA、IB
期NSCLC肺癌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但具有高危险因素(高危因素包括: 分化差、神经内分泌、除外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脉管受侵、楔形切除、肿瘤直径>4cm、脏层胸膜受累和淋巴结清扫不充分等)的I B期患者可以选择性地考虑进行辅助化疗。④切缘阳性的I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联合放疗。⑤对于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高龄、拒绝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大分割根治性放射治疗。
( 2 ) I期N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
①首选外科手术治疗,解剖性肺切除加系统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除或采样术。②对高龄或低肺功能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解剖性肺段或楔形切除术加系统性肺i ]和纵隔淋巴结清除或采样术。③完全性切除的I期NSCLC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④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当行整块胸壁切除。切除范围至少距病灶最近的肋骨上、下缘各2cm, 受侵肋骨切除长度至少应当距肿瘤5cm。⑤切缘阳性的I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任何原因
1 )孤立性转移的IV期NSCLC患者的手术治疗
①孤立性脑转移而肺部病变又可切除的NSCLC患者,脑部病变可手术切除或采用立
体定向放射治疗,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②孤立性肾上腺转移而肺部病变又可切除的NSCLC患者,肾上腺病变可考虑手术切
除,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③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肺叶的孤立结节,可分别按2个原发瘤各自的分期进行治疗。
2 ) IV期NSCLC患者的全身治疗
①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IV期NSCLC患者推荐EGFR-TKI- -线治疗, ALK融合基因阳
性患者推荐克唑替尼一线治疗。
②EGFR基因野生型和ALK融合基因阴性或突变状况未知的IV期NSCLC患者,如
果ECOG PS评分为0~1分,应当尽早开始含铂两药的全身化疗。对不适合铂类药物治疗
的患者,可考虑非铂类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血管生成抑制
剂治疗。
③ECOG PS评分为2分的晚期NSCLC患者应给予单药化疗,但对ECOG PS评分> 2分
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化疗。
④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将年龄因素作为选择化疗方案的依据。
⑤=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和EGFR- TKI。EGFR基因敏感突
变的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 ,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
用EGFRTKI ;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三线药物治疗可选
择EGFR-TKIs或参加临床试验。
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包括ROS1、HER2、 BRAF V600E、cMET等,目前临床研究
正在进行当中,鼓励患者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
⑥ECOG PS评分> 2分的IV期NSCLC患者,一般不能从化疗中获益,建议采用最佳支
持治疗。
在全身治疗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局部情况,可以选择恰当的局部治疗方法以求改善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5 ) NSCLC常用的化疗方案
1 ) TP/TC方案(紫杉醇+ DDP或卡铂)
紫杉醇135 ~ 175mg/m2d1
DDP 75mg/m2d1或分3 ~4天
或CBP AUC=5~6 d1
静滴,每3周重复-次。
2)GP方案(吉西他滨+DDP)
吉西他滨1250mg/m2d1, 8
DDP 75mg/m2d1或分3~ 4天.
静滴,每3周重复-次。较适合鳞癌患者。
3 ) DP方案(多西紫杉醇+DDP )
多西紫杉醇75mg/m2 d1
DDP 75mg/m2d1或分3~ 4天.
或CBP AUC=5~6 d1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4)NP方案(长春瑞滨+DDP)
长春瑞滨25mg/m2 d1 , 8
DDP 80mg/m2d1
静滴,每3周重复-次。
5)PC方案(培美曲塞+DDP或卡铂)
培美曲塞500mg/m2 d1
DDP 75mg/m2d1或分3~ 4天
或CBP AUC=5~6 d1
静滴,每3周重复- -次
用于非鳞癌NSCLC。
6)SP方案(替吉奥+DDP)
替吉奥( S-1 ) 40mg/m2po bid d1 ~ 21
DDP 60mg/m2 d8静滴
每35天重复-次
7 )吉西他滨1000mg/m2 d1、8
长春瑞滨20 ~ 25mg/m2d1、8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8 )吉西他滨800 ~ 1000mg/m2 d1、8
多西紫杉醇35 ~ 40mg/m2d1、8
静滴,每3周重复一-次。
( 6 ) TKIs耐药后治疗:
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复杂,包括EGFR基因T790M点突变、MET基因扩增、
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 PI3K )基因突变、EGFR基因扩
增以及转变为SCLC等,其中约50%是由于T790M突变引|起的。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耐药机
制尚不清楚,因此,有条件的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应再次进行肿瘤组织活检,并进行病理和
相关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耐药的性质。第3代EGFR-TKlosimertinib ( AZD9291)是一种
强效口服不可逆的EGFR-TKIs ,可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 790M耐药突变。osimertinib
针对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并进展的亚裔和西方晚期NSCLC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
了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15年11月13日美国FDA有条件批准osimertinib上市 ,治
疗既往EGFR-TKIs治疗后疾病进展的T790M突变肺癌患者。针对其他耐药机制治疗的研
究正在进行中。
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对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选择的新型ALK-TKIs
包括色瑞替尼( ceritinib , LDK378 )和alecensa ( alectinib )。I期临床研究结果
显示:色瑞替尼对于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ALK融合基因阳性晚期NSCLC
患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14年4月29日美国FDA批准色瑞替尼上市,用于克.
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晚期NSC LC的治疗。I期临床研究提示: alecensa对于接受过克
唑替尼治疗的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脑转
移病灶,局部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 , DCR )可高达83%。2015年12月12日美
国FDA批准alecensa.上市,用于克唑替尼耐药的AL K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