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传统医学之肺癌论述
《黄帝内经》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咳血”,揭示出肺癌的典型症状----咳嗽、喘息、咳血。
《难经》载文,“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肺之积块逐渐增大,干扰肺脏正常宣发肃降,引发寒热、喘咳,与现代肺癌病程演变不谋而合。
《医宗必读・积聚》之“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的记载,一语道破天机,正气犹如身体的坚固壁垒,一旦亏虚,抵御外邪之力下降,风邪、寒邪、热邪等乘虚而入,直捣肺脏,盘踞于肺。
《杂病源流犀烛》也提及“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脾为生痰之源、又主运化;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一旦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肺失宣肃,脾失运化,肾失蒸腾气化,水液代谢紊乱,痰浊与外邪、瘀血相互胶结,三焦失调凝聚于肺,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肺部肿块,就此滋生。
就诊情况
2023年5月26日,家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白某,在哥哥的陪伴下,坐着轮椅前来就医。经详细了解,白某自3月起,即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的症状,持续3天后,于3月31日前往包头市中心医院行PET/CT检查。结果显示,其右肺下叶有一混杂密度肿块影,平面大小约9.3*8.3cm,考虑为占位性病变。之后,白某在当地寻求中医治疗,服用中药1个月。及至5月9日,达拉特旗人民医院复查 CT 发现,肿块较之前有所增大,病情出现进展。此时肿块大小为10.4×9.2×8.9cm(原大小约 9.3×8.3cm)。此外,左侧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经当地知名医生推荐,白某怀着对中医的期望,于今日慕名前来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希望通过中医解除疾患。
辅助检查
2023年3月31日 包头市中心医院 PCT/CT
右肺下叶混杂密度肿块影,平面大小约9.3*8.3cm,右肺下叶部分支气管受压-闭塞,右肺下叶膨胀不全;双侧颌下、颈部及锁骨区、纵膈区及双肺门、胸主动脉两侧、肝门区、肝胃间隙、胰头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
2023年5月9日 达拉特旗人民医院CT
右肺下叶中央型肺癌,肿块较前增大,现大小10.4*9.2*8.9cm,右下肺动、静脉包绕其中,考虑受侵;双肺及双侧胸膜下多发小结节及微小结节,考虑转移;双侧锁骨上窝、纵膈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
2023年5月12日 北京肿瘤医院 病理科
左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见转移之粘液腺癌
刻 诊
神志清,但精神极差,其咳嗽频繁,咳出黄色痰液,且痰中带血,自觉喉咙有异物感,常感胸闷气喘,咳嗽剧烈之时,甚至引发昏厥。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尚可。经诊断,病属右肺下叶中央型肺腺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观其舌质紫暗,苔黄腻且厚,切脉滑而数,辨病为“肺积”、“肺癌”,属痰瘀互结、热毒蕴肺证 。
病情分析
1、精神差: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
肺癌患者,肺气亏虚,肾不纳气,导致呼吸功能减弱,全身气机不畅,脏腑经络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进而出现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肿瘤耗伤正气,正气不足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气血生成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充养心神,也会导致精神状态差。
2、咳嗽、咳黄痰带血: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主宣发肃降。
患者肺内有痰瘀互结、热毒蕴肺之证,痰浊内生,肺气失宣,气道受阻,肺气上逆则发为咳嗽。而咳血是由于肺内热毒蕴结炽盛,灼伤肺络,导致血液妄行,溢于脉外,随痰液咳出。
3、喉咙异物感:
喉咙异物感多由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
患者体内痰湿内盛,加之气机不畅,痰气交阻于咽喉,阻塞气道,从而产生异物感。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影响咽喉部的气机通畅,也会加重喉咙异物感的症状。
4、胸闷气喘: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
患者肺脏受病,肺气壅塞,宣降失常,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呼出浊气不利,气体交换不足,出现胸闷气喘。同时,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与心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痰瘀互结于肺,可影响心脉的气血运行,导致心血瘀阻,进一步加重胸闷气喘的症状。此外,久病及肾,肺肾气虚,肾不纳气,也会使得气喘症状加剧。
5、咳嗽严重时引发昏厥:
剧咳时,肺气上逆太过,气机突然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清窍失养,可导致昏厥。同时,患者本身存在痰瘀互结、热毒蕴肺的病理状态,气血运行不畅,心脑供血相对不足,在剧咳的诱发下,更易出现昏厥的情况。
治疗方案
鉴于白某病属右肺下叶中央型肺腺癌伴多发转移,病情已进展至晚期阶段,复杂且严重,整体预后不容乐观,综合白某病情、预后,以及治疗策略的全面考量,我院拟定治疗方案:以肺肿瘤经验方剂为基础,依据患者“痰瘀互结、热毒蕴肺”的证型,以化痰祛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扶正固本等药,随证加减,开具中药30剂,同时,配合服用靶向药恩沙替尼。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旨在通过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内环境平衡,缓解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靶向药则针对癌细胞精准作用,抑制肿瘤生长。期望以此达到更佳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中药方剂:
桔梗15g、百部15g、桑白皮15g、炒苦杏仁12g、紫菀15g、蜜麻黄12g、蜜款冬花15g、白果仁12、射干15g、功劳叶15g、玄参20g、平贝母20g、煅牡蛎30g、醋延胡索20g、白蔹15g、白英15g、半枝莲20g、垂盆草15g、蒲公英15g、连翘15g、紫花地丁15g、板蓝根15g、姜半夏9g、陈皮10g、北沙参15g、麦冬15g、仙鹤草15g、白茅根15g、人参9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5g。
方 解:
桔梗:作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引药入肺;
百部、桑白皮、炒苦杏仁、紫菀、蜜麻黄、蜜款冬花、白果仁:止咳平喘、清泻肺火、敛肺化痰;
白蔹、白英、半枝莲、垂盆草、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板蓝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射干、功劳叶、玄参、平贝母、段牡蛎、醋延胡索:软坚散结;
北沙参、麦冬:滋阴润肺、清热润燥;
姜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气;
仙鹤草、白茅根:凉血止血;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益气扶正。
二诊
6月22日,二诊。白某哥哥来电反馈,自接受我院治疗方案以来,白某已遵医嘱按时服用中药30剂,且持续服用靶向药恩沙替尼,用药成效显著,此前困扰患者的咳嗽、咳黄痰带血症状,已完全消失,胸闷气喘之感、喉咙异物感消失,就连此前咳嗽剧烈时引发昏厥的危急情况,也未再出现,精神状态大为改善。
据 6月20日达拉特旗人民医院所做的 CT 检查结果显示,肺部肿块明显缩小,原大小为 10.4×9.2×8.9cm,现缩小到8.5×7.0×7.5cm。
鉴于当前良好的治疗效果,家属提出继续按照原治疗方案用药的请求,希望我院再开具 30 剂中药,以巩固治疗成果 。
三 诊
7月28日,三诊。自开始治疗至今,已遵医嘱按时服用60剂中药,同时持续服用靶向药恩沙替尼。治疗效果显著,此前患者所出现的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以及喉咙异物感、有时昏厥等症状,均已消失。
据7月4日达拉特旗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肿块进一步缩小,原大小为 10.4×9.2×8.9cm,目前尺寸缩减至 8.0×6.5×7.0cm。
经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对比及评估,我院认为,虽当前治疗方案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肿块缩小速度相对较慢。基于此,我院建议患者前往本地医院配合化疗,以加速病情缓解及控制。然而,患者及家属经慎重考虑后,表示拒绝化疗,坚持采用中医药配合口服靶向药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并明确表示愿意自行承担病情可能恶化的风险。
白某及家属坚持和笃信我院的治疗效果,执行医嘱,间断服用中药达120剂。在近两年的治疗期间内,多次进行复查。值得欣慰的是,患者整体病情保持稳定,无明显不适症状出现,虽肺部肿块始终维持在4公分左右,未见显著缩小变化,但患者成功实现带瘤生存,生活质量得以保障,生命得以延续。
思 考
中医认为,带瘤生存是一种机体与肿瘤达成相对平衡的特殊状态。对于部分中晚期肺癌患者,瘤体难以彻底消除,但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能够实现带瘤生存。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运转,是维持健康的关键。在肺癌患者体内,肿瘤的存在打破了这种平衡,成为一种“邪”力。中医治疗并不单纯以消除肿瘤为目的,更注重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增强机体的“正气”,使正气与邪气相互制衡,使人体与肿瘤达到一种相对和平共处的状态。
具体而言,通过扶正培本的治疗方法,能够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提升正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激发自身的正气;同时,配合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改善肿瘤局部的微环境,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肿瘤对机体的损害。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的营、卫之气逐渐恢复,与肿瘤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动态平衡,患者虽体内仍有肿瘤,但各种不适症状得以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从而实现带瘤生存。
下一篇:没有了
2025-04-30
中药膏开道救命 贲门癌老人重生2025-04-29
中药君临,西医臣辅,宫颈癌骤来骤去2025-04-28
用药九天噎嗝既消,食管癌治疗堪比感冒2025-03-25
带瘤生存:揭开巨块型肺癌患者健康存活的不宣之秘2025-03-25
食管癌不手术能活多久?焦作团队交出惊人答卷2025-03-20
中医协同化疗助力白血病患者康复三年:疗效见证与希望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