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咽喉癌

口腔癌的癌前病变、早期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11-19 点击次数:(492)次
    口腔癌的发生及发展,是从增生开始,经过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不断发 展的一个长期缓慢进展的过程,时间可长达数十年。口腔癌早期预防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 期普查,及时发现及诊断口腔癌的早期病变,并进行适当治疗,来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初期的进展,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目前已经明确的口腔癌的局 部癌前病变或状态包括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薛、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和长 期不愈的口腔黏膜溃疡等。早期的全身症状则包括:乏力消瘦、贫血、发热等症状,晚期患者则常伴有恶病质。下面将对一些重点病变简要分析。
 
 

一、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


(―)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白斑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上皮增生,上皮单纯 性增生为良性病变;异常增生则是上皮整体的紊乱,上皮细胞异形性增加,丧失了正常的成熟 及分化过程。判断白斑的上皮的异常增生程度对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白斑病变的癌变风险,总体的恶变率在0. 1%〜10%。葛化冰等报道211例口腔白斑患 者中有1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6.64%。褚青松等对150例白斑的临床回顾分析报道的白 斑癌变率为9.33%。患者白斑癌变的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理化因素长期作用、致癌剂 损伤、遗传物质以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有关。恶变风险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病变的范围和位置、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虽然白斑的发病男性比女性更 常见,但白斑的恶病率女性(11.2%)明显高于男性(6.2%),而50〜60岁白斑患者的恶变率与 年龄较轻患者相比也明显较高,提示恶变风险还可能与白斑的患病时间有关;对于癌变好发的 位置,研究表明舌及口底黏膜的恶变风险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并且与不同地区及种族有很大关 系;此外,非均质型的白斑(夹杂红色病或疣状病变)比均质型的发病风险高出6〜7倍,并且往 往伴有较重的上皮异常增生,这可能是这类白斑更易恶变的重要原因。同时,研究证实一些分 子标志与癌变可能的相关性。林良缘等的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EGFR)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癌变存在相关性,EGFR可以作为 判断口腔白斑癌变潜力的指标之一。

 

(二)红斑

    红斑是一种较少见的口腔黏膜病。发病率极低,很多地区报道的发病率不超过0.2%。 目前关于口腔红斑的研究报告较少,但研究普遍认为红斑是癌变率最高的口腔癌前病变,因 此,对口腔红斑充分认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 Mashber证实红斑的高度危险性,可以被认为是口腔癌发生的早期表象。证实红斑和口腔癌
存在相关关系。Shafer和Waldron在1975年的研究通过比较红斑和白斑发生上皮异常增生 及癌变的情况,发现白斑组中80%无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至原位癌仅有5%,浸润癌有 3%。

    而红斑组中未发现无异常增生的病例,约40%有重度异常增生至原位癌,浸润癌约为 51%,提示红斑的恶性概率极高,需更加重视。Qin等对24名不同异常增生程度的红斑患者 的研究发现,抑癌基因p53存在突变的患者比例达46%,推测p53基因可能有红斑的高癌变 率相关。Sudbo等对37名红斑患者的切除活检研究中,25例患者DNA含量异常,其中23例 在随访29〜79个月(中位数为53个月)后发展为口腔癌,而12例DNA含量正常者,随访 21〜163个月(中位数为98个月)无病例发展为口腔癌,提示DNA含量畸变可能是预测红斑 预后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