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咽喉癌

活性氧自由基对口腔癌治疗的影响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11-16 点击次数:(369)次
    对肿瘤患者进行SOD分析测定,对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活性氧自由基理想的检测方法是直接法,但仪器价格昂贵。间接法虽特异性和准确性 不如直接法,但方法简便、成本低,尤其是SOD和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 LPO)两项指标 目前已被广为采用。LPO是活性氧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肪酸起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其 含量高低间接反映机体细胞受活性氧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和损伤程度。SOD是机体内主 要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其活性的高低反映机体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研究报道通过口腔癌患者手术、化疗前后血浆LP()、红细胞SOD的动态观察,发现口腔癌患者血中LP。含量高于正常人,说明口腔癌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口腔癌组织及血S()D活性明显降低,可能是综合因素所致,如合成不足、癌肿抑制或耗竭、降解增加等。随 着年龄的增加血浆LP()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推测老年人由于接触致癌物质时间较 长,病体内致癌物质大量积累而诱发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多,同时老年人红细胞SOD活性降 低使机体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减弱,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DNA等生物大分子,诱发 其变为癌基因,最终发生口腔癌,这可以解释老年易发口腔癌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癌手术切除后,术后肿瘤负荷减少后,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含量降低,而单纯手术切除并不能完全清 除患者体内癌细胞,选择化疗+手术综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手术切除,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根治 和放疗是必要的。但鉴于口腔癌术后血LP。高于正常水平,SOD活性仍部分受到抑制,这或 许是口腔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可能原因之一,同时亦提示化疗+手术治疗后有必要进行放疗。 对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进行S()D活性和LP()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 的水平及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损害程度,并为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或抗氧化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报道117例健康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与口腔癌患者静脉血进行改良邻苯三酚自氧 法测定红细胞SOD活性,结果表明40例口腔癌患者红细胞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和癌前病变组,证实红细胞SOD活性测定对于口腔癌性病变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病情演变具 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对口腔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可以考虑应用SOD制剂辅助手术、放疗、化疗,以期提高总体疗效。实验发现癌前病变组红细胞SOD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稍低,无统 计学差异(F>0. 05),这可以推测为:①在自由基致口腔癌变的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有一个慢性积累过程,而且存在一个临界值或阈值,当活性氧自由基累积量超过这个阈值时就引起细 胞癌变,这是一个突然变化,而在阈值之前自由基的积累不会引起细胞的渐进性损害如导致癌 前病变等。这个阈值相对应的SOD活性应介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与癌变组之间。②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主要为细胞癌变后经过一系列代谢改变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致SOD活 性明显降低,而癌前病变不产生类似改变。

    研究报道100例头颈癌患者做血浆LPO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和红细胞SOD邻苯三 酚自氧化法测定,实验发现头颈癌患者血浆LP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0.01),红细胞 SOD活性显著下降(PV0. 05),有颈淋巴转移者血浆LP()含量比无转移者显著增高(PV 0.01)o实验证明头颈部肿瘤的发病及转移与活性氧自由基和SOD活性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