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肿瘤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影响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08-03 点击次数:(678)次

  ①不同社会和经济状况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人口和社会经济是决定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发达与发展中、移民人群与移居地人群和原居地人群在癌症发病水平和癌谱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和经济状况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②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

  中国的疾病经济负担呈快速增高趋势。2003年我国疾病经济总负担(12 009.72亿元)与1993年(3336.92亿元)相比大幅增高,疾病经济总负担占GDP比重从9.63%上升至10.23%。其中,感染、产科和围生期疾病的经济负担、占GDP比重下降和占全部疾病经济负担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呈上升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由580.54亿元升高至1963.44亿元,占GDP比重由5.67%上升至7.31%,占全部疾病经济负担从58.84%上升至71.45%。2003年,我国慢性疾病总经济负担的前5位分别是癌症、脑血管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和冠心病。上述5种疾病的经济负担合计3393.53亿元,占慢性病经济负担的39.55%和全部疾病的28.25%,拉动疾病负担的增长,成为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

  ③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的事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科学研究证实。目前公认大约87%的肺癌发生是吸烟所致。长期吸烟增加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0~30倍,重度吸烟者患肺癌的累积风险为30%,远高于从不吸烟者的1%。改吸低焦油卷烟不能降低肺癌风险。无论吸何种品牌、何种焦油含量的卷烟,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均高于不吸烟者和戒烟者。此外,吸烟者发生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均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还加大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的风险。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约500万,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

1723454328905243.jpg

  ④控制吸烟,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作为人群疾病预防

  2003年5月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控制吸烟,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作为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的最重要与可行的疾病预防措施。目前公约已在176个生效,而各国因其在履行控烟政策与措施的力度及实施的效果上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因采取了长期严厉的控烟措施,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已经明显下降。例如,1960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18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从52%降低至26%,女性从34%降低至22%;英国16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从61%降低至28%,女性从42%降低至26% ;日本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从81%降低至54%,女性维持在13%至14%。肺癌死亡率在曾处于较高水平(如英国)、中等水平(如美国)和较低水平(如日本)的均先后出现下降的趋势。

  ⑤中国男性人群

  而在吸烟率仍居高不下的中国男性人群和普遍受到二手烟暴露的女性人群中,吸烟导致的健康危害效应正在凸显,中国男女性肺癌死亡率均已从较低水平持续攀升。2009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中,肺癌的发病率为53.57/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7.7%。在癌症死因统计中,男性和女性肺癌死亡率分别为61.00/10万和29.77/10万,均居癌症死因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