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其他疾病

什么是磁共振成像?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2-10-03 点击次数:(769)次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利用核磁共振(NMR)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具体介绍如下:

  1. 基本原理

    • 核磁共振现象:MRI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即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原子核(主要是氢原子核)会按磁场方向排列,并以特定频率旋转(进动)。当射频脉冲激发这些原子核时,它们会吸收能量并跳到高能态;脉冲停止后,原子核释放能量并回到低能态,这一过程被探测器捕捉并转换为电信号

    • 信号处理与图像重建:通过外加梯度磁场,可以识别不同位置的核磁共振信号。收集这些信号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终生成反映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2. 主要特点

    • 无电离辐射:与X射线成像不同,MRI不使用电离辐射,因此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特别适用于儿童、孕妇和需要频繁检查的患者

    • 高对比度分辨率: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能够清晰显示脑、肌肉、韧带、关节等结构,对肿瘤、水肿、出血等病变具有高敏感性

    • 多方位成像:MRI可轻松获取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甚至进行三维重建,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1719645500331511.jpg

  3. 临床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MRI在诊断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多发性硬化等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可以显示结构异常,还能通过功能MRI(fMRI)揭示大脑活动变化

    • 脊柱与关节:MRI能清晰显示脊髓、椎间盘和关节软骨,对脊椎压迫症、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至关重要

    • 肿瘤筛查与诊断:MRI在肿瘤早期发现、定位、分期及治疗后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等检查中具有显著优势

  4. 技术发展

    • 高场强MRI:为了提高图像质量,现代MRI设备已广泛使用1.5T至3T的磁场强度,7T MRI也在科研和特定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 功能性MRI:fMRI通过检测血流变化间接反映大脑活动,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 实时成像与分子成像:实时MRI能动态观察器官运动和血流情况,而分子成像则通过特定分子标记实现对病变的更早期和精准诊断

    1719645230400602.jpg

  5. 优缺点

    • 优点:高分辨率、无电离辐射、多参数成像、适用于多种疾病诊断。

    • 缺点: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对某些物质(如金属)有限制、部分患者(如携带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