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肿瘤百科>>宫颈癌

中医是否有子宫颈癌的记载?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2-07-21 点击次数:(574)次
    中医无宫颈癌的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与“五色带”、“崩漏"等病证有相似之处。早在《内经》中即有“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瘰聚"的记载。“带下”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瘰聚”则是指宫颈的癌变体征。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皆带下...久则贏瘦,脉虚多寒。”这段记述几乎描述了宫颈癌的全部特征:发病年龄的高峰在“经水断绝”后,与现代临床统计资料(绝经后的55 ~ 65岁为发病高峰)相吻合;有“经候不匀”的不规则阴道流血;以白带增多的“皆带下”为特征;有“阴掣痛”的局部疼痛,并出现癌症浸润和压迫症状的“腰脊”“气街”痛,甚至于“膝胫疼烦"等。

    晋代王叔和《脉经》中所述“五崩”亦与宫颈癌的主证相合。他说“五崩何等类?师日:血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衄血也”。这是癌组织坏死及感染后,阴道内分泌物、排出物的典型特征。

    对宫颈癌晚期症状,诸家亦有记载。唐代《千金要方》说:“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每嗜卧困懒。”所述与晚期宫颈癌的症状极为相近。对宫颈癌的预后,《脉经》曾举例表明:“为难治”之证。元代朱丹溪也用实际病例叙述了本病的恶证:一妇人“糟粕出前窍,溲尿出后窍,六脉皆沉涩”,并指出“三月后必死”。形象地描述了宫颈癌晚期局部浸润的病变,宫颈前方穿透膀胱后壁,形成阴道膀胱瘘,膀胱与直肠通过阴道瘘前后相通,造成粪便、尿液不循常道的严重后果;“六脉皆沉涩”说明脏气衰竭,气血大伤,预后极差。

 

    祖国医学认为,子宫颈癌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肝郁气滞,由于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致癥瘕;或郁怒伤肝,疏泄失职,则漏下淋漓。二是湿热瘀毒内蕴,下血未止,而合阴阳,或湿郁化热,湿毒下注,而致带下;湿热邪毒,遏久致瘀,相结凝聚而成症瘕;热邪伤络,迫血妄行,致崩致漏,且带下秽臭。三是肝肾阴虚,早婚多产,房事不节,冲任失养,肝不藏血,阴虚火旺,诸证悉生。四是脾肾阳虚,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湿遂注于下焦而成带下;房劳、多产、早婚及性乱伤肾,肾虚冲任不固,带下、崩漏俱成。故宫颈癌的发生在于:内因七情郁结,气滞血瘀;外因湿热、湿毒内侵,滞留胞中,邪毒积聚,瘀血阻滞而致病。其发展扩散,疾病转归决定于邪正相抟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