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粗粉经过氯仿冷浸、滤过,残渣再用75%乙醇冷浸。乙醇提取液回收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最终得到白色粉状物。这些物质通过硅胶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不同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在小鼠中显示出显著的抑瘤作用。
土贝母煎剂对小鼠宫颈癌的抑制作用:
山西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使用改良的Murphy法建立小鼠宫颈癌模型,并测试了土贝母水煎剂的效果。结果显示,土贝母治疗组的诱癌率降低,存活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土贝母煎剂对小鼠前胃鳞癌的影响:
与上述研究相反,这项研究发现土贝母水煎剂可能促进小鼠前胃鳞癌的发展。这与之前报道的抗肿瘤作用相矛盾,提示我们土贝母的不同制剂可能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影响。
坝母苷甲的抗肿瘤作用:
坝母苷甲是土贝母中的一种成分,对动物肿瘤也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些研究提供了土贝母及其提取物在抗肿瘤方面的潜在价值,但也指出了其复杂性和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将土贝母或其提取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试验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土贝母皂苷配制成每1ml含1mg的皂苷溶液,并将此溶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10^-7 到 10^-5 mg/ml)。同时,将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进行10倍稀释并充分搅拌。
实验步骤:将不同浓度的皂苷溶液与稀释后的病毒各0.5ml混合,并在37°C下孵育1小时。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乳兔肾细胞,吸附30分钟后加入维持液至1ml,然后置于36°C温箱中培养。每种材料都设有对照管。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土贝母皂苷在稀释浓度为10^-4/10^-5(即0.1μg)时,仍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有抑制作用。当浓度低于10^-5时,未观察到抑制活性;而当浓度高于10^-3时,对细胞的毒性较大。
这项研究表明,土贝母皂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活性,但同时也指出了在较高浓度下可能对细胞产生的毒性。这种抗病毒活性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土贝母皂苷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在寻找针对特定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面。然而,考虑到高浓度下的细胞毒性,实际应用时需要仔细考虑其剂量和给药方式,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7-05
高龄肺癌不再绝望!82岁唐爷爷的“绿色抗癌路”,肿块缩小,重拾希望!2025-07-04
一瓶“开道膏”:开启了八旬食管癌老人的夕阳红2025-07-02
传统中药+降糖疗法:让直肠癌患者“肠”通无阻2025-07-01
中医药+降糖疗法:弭消舌鳞癌发音、咀嚼、味觉障碍2025-06-18
乳腺癌多发转移:她拒绝二次手术,靠中医实现“带瘤新生”2025-06-17
中医辨证精准抗癌,水米难进20天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