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古称“崩漏”“带下”,《妇科玉尺》有云:“忧思郁结,伤及冲任,气血乖违,积久成癥。”指出情志不畅、湿热瘀毒为致病之基。现代医学统计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早婚多产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或异常排液,中期可见带下腥臭、腰腹坠痛,晚期则见淋巴结转移、消瘦乏力等恶病质征象,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苔黄腻,脉弦滑,属中医“肝郁气滞”“湿热瘀毒”之证。
当前,西医以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为主流,虽可快速缩小病灶,但常伴随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中医则遵循“疏肝解郁、清热解毒”之法,如《金贵要略》所言:“治妇人癥瘕,当先调肝脾,次化瘀毒”,既清解局部湿热瘀毒,又调和气血,扶正固本。二者结合,可兼顾病灶控制与机体功能恢复,为抗拒放化疗或复发转移患者提供新路径。
就诊情况
2023年2月2日,家住河北邯郸的焦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张帆医生的诊室。据医生了解,1988年,35岁的她在接受阑尾炎手术切除术后出现绝经,这一特殊身体状况已持续20余年。然而,命运女神似乎从未对焦女士眷顾。2022年12月,她在服用阿胶糕后,不幸出现阴道出血这一异常症状。
经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焦某确诊为鳞状细胞癌。随后她辗转至当地医院,仅接受了1次化疗后,就引发了诸多严重的副作用,胸闷难受得仿佛胸口被大石压住,呼吸都变得艰难;恶心干呕,进食成了折磨;腹胀更是让她寝食难安。这些副作用使她备受煎熬,无奈之下只能停止化疗,至今已有一个多月。最终在朋友介绍下,和丈夫一起来到了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保守治疗。
刻诊
患者情志抑郁,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受阻。气为血帅,气滞久之,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痰瘀互结,阻滞脉络,热毒内生,与痰瘀相互搏结,留滞于局部,化疗后出现的胸闷、恶心干呕、腹胀等症状,正是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表现,久而久之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癌症。此症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理气散结为主。
中药方剂:
生脉饮、白果仁12g、蜜款冬花20g、柴胡15g、霍香12g、莱菔子9g 、半夏9、陈皮10、鸡内金15g、枳壳15g、枳实9g、白芍15g、甘草9g、蒲公英15g、连翘15g、厚朴12g、槟榔6g、竹茹9g、地榆15g、白茅根15g、仙鹤草20g等。
方解:
疏肝理气,调和肝脾
柴胡、枳壳、枳实:疏肝解郁,柔肝止痛,破气导滞,调和肝脾以缓解气滞血瘀。厚朴、槟榔:行气除满,导滞消积,改善腹胀。
化痰祛湿,和中降逆
半夏、陈皮、藿香、竹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针对痰湿内阻(如二陈汤化裁)。莱菔子、鸡内金:消食导滞,助运化以除痰湿之源。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白果仁、蜜款冬花:敛肺止带。
凉血止血,兼顾下焦
地榆、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针对宫颈癌常见出血症状,清下焦湿热。
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白芍、甘草:调和药性,与白芍配伍缓急止痛。
扶正固本
生脉饮:益气养阴,扶助正气。
疗效
2023年3月22日复诊:患者恶心呕吐、腹胀消失,胸闷较前好转,饮食正常,二便正常,睡眠较前改善。复查MRI示:宫颈癌治疗后改变,较前片明显好转,右侧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较前片减小(原1.7cm,现0.95cm)。继续服用中药35付。
2023年4月21日复诊:胸闷消失,睡眠正常,复查MRI示:宫颈癌治疗后,宫颈粘膜增厚,可见明显强化。继续服用中药55付。
2024年1月复诊:患者服用中药110付,身体一切正常,复查MRI示:宫颈扩张,宫颈强化不均匀。右侧髂血管旁未见肿大淋巴结。
她对张医生充满感激,连连道谢:“张医生,多亏了您啊!现在复诊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好。要不是您,我真不知道咋办。现在生活也恢复正常了,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养身体,按时复查。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
下一篇:没有了
2025-05-13
化疗后胸闷干呕腹胀难忍?看她如何靠中医治疗重获健康2025-05-13
从破溃恶臭到创面新生:49岁乳腺癌患者的“逆袭”密码2025-05-06
中西结合治疗,让贲门癌老人重享“食”光,吃嘛嘛香2025-05-06
乳腺癌溃乳惨不忍睹,中药加瓦博疗效迭现2025-05-05
蓦回首,大医却在身边:“病老虎”的再生之路2025-04-30
中药膏开道救命 贲门癌老人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