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鼻咽癌的辨证论治?
文章来源:张
发布日期:2021-08-30
点击次数:(1103)次
一、鼻咽癌的中医辩证
1.鼻咽癌的辨明邪实情况
鼻咽癌邪实者多表现为痰、毒、热、瘀蕴结。因此要辨明属于哪一种邪实。若症见鼻出血或黄涕、口苦咽燥、大便秘结、咳嗽痰黄、多为热邪﹔若症见鼻塞,痰多黏稠,涕厚黏腻,颈部肿核显露,多为痰毒;若症见鼻塞、胸闷、烦躁易怒、鼻政色暗,或有头痛、苔薄、质偏紫,或舌有瘀斑,脉涩,则为气滞血瘀。
2.鼻咽癌的辨明正虚性质及所属的脏腑
鼻咽癌可因痰、毒、热、瘀蕴结而损伤人体阴津,放疗是鼻咽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亦是一种峻烈攻邪之法,中医学认为属“热毒”的范畴,易耗伤阴津,临床常常表现以阴液不足为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要辨明何脏阴虚或相兼为病。初起,邪毒蕴结伤阴可能局限于肺胃而见肺胃阴虚,日久病邪渐深,累及肝肾,从而出现肝肾阴虚之证。素体脾胃虚弱,或化疗后损伤脾胃者,当以益气健脾为主。
二、鼻咽癌的中医治疗要点
鼻咽癌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的证候,如常见症状∶鼻塞,多为肺热内阻或肺气不宣;涕血、鼻政为肺火伤络,迫血离经;耳鸣耳聋属实者为肝胆郁火,属虚者为肺肾阴亏或肝肾阴虚;气逆或火毒上扰清阳则见头痛﹔颈部肿块为痰瘀搏结。临证时须抓住其主要病机,分清标本虚实,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通络祛瘀、养阴生津等治法,然“扶正祛邪”为本病之治疗大法,同时顾护中焦脾胃,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而运用有所侧重。
1.重视舌诊
观察鼻咽癌患者的舌象及其治疗前后舌象变化的规律,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和观测预后的重要指标。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一般的舌象变化规律是由淡红舌转为红舌,再转为暗红,甚至演变为青紫舌。但也有些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口干症状,但舌质不红,反而淡,舌苔白或腻,多为治疗后脾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湿,津不上承所致,或见怕冷症状,多为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津液,因此临证之时,不仅要注重患者主诉症状,更要结合舌象,以求准确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尽可能选择有抑瘤作用的中药,并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综合考虑而酌情选用。
3.顾护中焦脾胃
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后常有复杂证型相兼情况,上焦表现为一派热毒之象,而中焦却呈现一派虚寒之证。结合舌象如表现为舌淡、苔白腻,多为治疗后脾胃亏虚或脾肾阳虚证。加之养阴、清热解毒之品亦容易损伤中焦脾胃之阳,而中焦脾胃阳虚,失于健运,又常常影响饮食运化及药物吸收。因此,在运用养阴清热解毒之品时,忌过于苦寒伤阳败胃,要顾护中焦脾胃﹔温中健脾不可过于温燥,避免伤阴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