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
目前仙鹤草鞣酸、仙鹤草素和鹤草酚等已经被证明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但是其活性成分远不止这些,所以对其活性的分离与鉴定是主要任务。彭志勇对仙鹤草内生真菌代谢物抗肿瘤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从仙鹤草的根、茎以及叶中分离共出47株内生真菌,其中20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根、茎、叶、抗肿瘤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40.0%、44.7%和42.1% ,其中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青霉属、曲霉属等10个属中,为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2、抗肿瘤作用

机制仙鹤草不论是单方或是复方,对肿瘤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抑制瘤体增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对仙鹤草水提液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镜技术,在体外分别研究了仙鹤草水提取液对胃癌BGC-803和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仙鹤草水提液在体外能够抑制胃癌BGC- 803和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生长;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仙鹤草水提液可干扰肿瘤细胞周期进程,阻滞肿瘤细胞由G1 + G0期向G2 + M期转化,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ELISA检测结果显示仙鹤草水提液对人免疫活性因子IL-12和TGF-分别有调高表达和调低表达作用,在体内可促进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推测其可能是仙鹤草抗肿瘤的药理机制之一。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离体试验, 观察含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及其煎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苦参、仙鹤草煎剂及含苦参血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含仙鹤草血清则无效。说明苦参在体内外的确有较强抗肿瘤活性,而仙鹤草则表现为体外有效,口服吸收后进体内则失去其抗肿瘤活性。对夏枯草、莪术、仙鹤草配伍治疗肿瘤的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根据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散收并用”法为指导,选夏枯草、莪术、仙鹤草配伍组方,结果发现,夏枯草、莪术、仙鹤草三者配伍对荷瘤小鼠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仙鹤草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免疫细胞的作用而增强宿主的免疫反应所致。总之,仙鹤草不论是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还是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瘤均有抑制或杀伤作用,尤其是在抑制瘤体增殖,促进癌症患者康复,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阻止癌前病变,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氧化反应和自由基损伤被公认为是弓|起细胞DNA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恶变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也是仙鹤草的抗肿瘤作用之一。在这方面国外学者研究得比较深入。发现,用30%和60%的甲醇提取仙鹤草时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Venskutonis PR等研究仙鹤草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时发现,乙醇提取物比纯CO提取物有更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在DPPH反应中仙鹤草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9.1% ~ 97.5%范围内变化,而在ABTS +反应中变化范围为6.7% ~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