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主页 > 康复案例 > 案例文章 > 食道癌 >

子宫、阑尾被切,乳腺癌、食管癌索命,感恩中医续上黄昏晚晴

年龄: 病症:食道癌 就诊医院: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 治疗方案: 中医中药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67 岁的郭阿姨,是一个羸弱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个历闯“鬼门关”的勇士。

  16年前,她因子宫、阑尾切除手术,卧床半个月;

  8年前,她罹患乳腺癌,历经8次化疗、16次靶向治疗,耗光了50万积蓄;

  5年前,她又堕进了食道癌的深渊,手术后的6次化疗,几乎将她彻底摧垮;

  半年前,食道癌复发,吞咽不利,CT 片显示食道手术吻合口旁后纵膈肿块,已疯长到了80×67×82mm,迫紧着主动脉,左锁骨窝的淋巴结也肿了起来。

  依旧的西医治疗,依然的整体化疗,白细胞、血小板化验指标逼近极低值,服用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等药物勉强维持的结果,竟然换来的是长达一月的咳血,整个身体也似乎成为了干柴架……

  虚弱的她连说话都很费力,每说一句话都要顿一顿,“大夫,我连喝口水都呛,夜里只能靠着墙眯盹,胸口后背像有块石头压着,疼得直冒冷汗”。“既然你的身体扛不住了,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西医医师的话,让她彻底瘫软下来。

  偶然的,同村的一位曾患癌的乡亲,找到郭阿姨,告诉她一个信息,“我的那个不好的病,就是在老中医张中海办的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看好的,你去试试吧。”

  中海医院门诊部王医生问诊后,对郭阿姨的病情已经了然于胸。口吐黏痰,舌淡苔腻,脉弦细涩,脸色萎黄晦暗,声音低微嘶哑,吞咽梗痛放射至背、反酸烧心、整夜失眠,属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热毒内蕴”的证型,病虽在食管,却牵连着脾胃肝胆。“得先通食道,再补正气。” 王婷婷医生察其“气阴两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解毒通噎”为治则,确定了院内制剂“除噎散”+增效剂消噎除嗝,中药汤剂调理的整体治疗方案。

  方剂:沙参15g、麦冬15g、石斛15g、诃子肉15g、急性子15g、威灵仙15g、板蓝根15g、白蔹15g、冬凌草15g、射干15g、槟榔9g、竹茹9g、砂仁6g、百合15g、柴胡15g、煅瓦楞子30g、海螵蛸15g、羌活20g、半夏9g、陈皮10g、炒鸡内金15g、枳壳15g、枳实9g。

  方解:

  沙参、麦冬、石斛益气养阴固本,结合诃子肉降火利咽,改善声音低微嘶哑。

  急性子、板蓝根、白蔹、冬凌草、射干、威灵仙清热解毒、利咽散结、破结通噎,缓解吞咽梗痛等梗阻症状。

  槟榔、竹茹一“行”一“化”,协同改善痰气交阻导致的吞咽不畅的问题。

  砂仁、百合、柴胡、瓦楞子、海螵蛸,五大护胃,缓解患者的反酸烧心。

  半夏、陈皮、鸡内金、枳壳、枳实,五大助理,既理气化痰,又健脾助运帮助患者更好吸收药物。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缓解食道癌诸症。

  服药第3天,郭阿姨惊奇地发现,清晨时自己竟然已经能连续喝下半碗豆浆。

  第8天夜里,她试探着放平枕头,竟安稳地睡了四个钟头,醒来时前胸后背的刺痛减轻了大半,吐的黏痰也从黄稠变得清亮。

  第11天,郭阿姨攥着新的CT报告走进诊室,手都在抖:“王医生,肿块小了一半!46×22×62mm,你看!”报告上的数字,比任何安慰都管用,她甚至能在椅子上多坐一会儿,不用总扶着胸口了。

  用药第20天时,郭阿姨开心地说“今早吃了大半个馒头”时,诊室里的其他患者,也都忍不住感慨万分。要知道,此前她连粥都得放凉了小口抿,如今不仅能吃馒头,吐黏痰的次数少了,声音也清亮了些,之前总皱着的眉头,终于能舒展开。

  在医院住院期间,郭阿姨还根据王医生的建议,辅之以热疗、“降糖疗法”,疗效日趋凸显。

  每天按时喝药后,她还能饭后在院子里走上几圈。总是跟来复诊的病友说,西医都没辙了,是中医给了我第二条命。中海医院的“降糖疗法”,特别适合像我这样的做过多次化疗后,不敏感、体质弱的体质……。

  当现代医学遭遇瓶颈时,传统中医的智慧,能为绝境中的人,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中医的力量,不只是治病,更是救人,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岁月里,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