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时像狂风中的残烛那般脆弱。一场不期而来的重大疾病,如同浓重的阴霾,足以覆盖整个家庭。希望与坚守,总能从裂缝中透出光来,照亮前行的路。
----题记
2025年9月,来自河南洛阳的宁大叔,这位64岁的朴实长者原本的平静生活,被一纸诊断书彻底打乱。持续的咳嗽、阵阵胸痛,让家人心生警惕。本地医院的检查结果令人心碎:小细胞肺癌伴双肺局限肺气肿、肺大泡,以及不容忽视的右侧胸腔积液。


像大多数患者一样,宁大叔和家人听从当地医院的治疗方案,开始了次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身体的反应也接踵而至:干咳不止、咽喉干痒、胸闷、食欲全无……
转机,常在绝处逢生
在与病友的一次闲聊时,宁大叔的家人暗自记下了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的名字。抱着“多一条路,多一份希望”的想法,他们带着厚厚的病历,风尘仆仆地从洛阳赶到了焦作。
接待他们的,是张中海主任和姚助理。既没有冷冰冰的程式化问诊,更没有草率下的结论,张主任和姚助理用心了解宁大叔当下的细微症状,对他的病情、治疗经历做到了然于胸。
中医如何看待这场“战役”?
张主任解释道,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的形成乃人体内部“正气不足”与“痰、瘀、毒”等病理产物长期搏击的结果。现代医学的放化疗,是强大的“祛邪”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正气”——即根基与抵抗力,也容易受到损伤。
宁大叔的干咳、咽干、不思饮食,正是肺阴耗伤、津液亏虚、脾胃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胸腔积液,属于中医“悬饮”的范畴,是水液运化失常的产物。
基于此,张中海主任为他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我院治疗肺癌的经验方为基础,随症加减,同时建议患者在本地继续完成化疗。
这一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中西医的协同作战。中医的角色:旨在润肺生津、化痰散结、健脾和胃、利水渗湿。一方面,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咳嗽、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后继化疗储备体力(“扶正气”);另一方面,通过软坚散结、利水逐饮,直接辅助对抗肿瘤,控制胸腔积液(“祛邪气”)。西医的角色:化疗与免疫治疗,则继续作为“主力攻击部队”,精准打击癌细胞。
二十天,见证改变的力量
宁大叔回到洛阳的家里后,一边服用中药,一边配合当地治疗。
20天过去后,当张主任和姚助理再次见到了过来复诊的宁大叔。
他的症状已经得到理想改善,关键指标向好:干咳已经消失,咽喉痒明显减轻,咽干的感觉好转,像压着石头的胸闷感也消失了,当地医院的复查报告——肿瘤缩小!右侧胸腔积液消失!

宁大叔的精神好了,眉头舒展了!
“能吃下饭了,身上觉得有点劲了,心里也亮堂了。”宁大叔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治疗最根本的意义——让患者有质量、有尊严、有希望地生活。
上一篇:肺腺癌伴骨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肿瘤缩小,她是如何做到的?
下一篇:没有了
2025-11-26
小细胞肺癌:中西医协同作战,作用不分伯仲
2025-11-24
口咽癌淋巴转移:我没有糖尿病,为什么吃中药还得降糖?
2025-11-19
淋巴瘤“夺命肿块”竟在10天内缩小?77岁老人亲历中药+降糖疗法破局之路
2025-11-18
肺腺癌伴骨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肿瘤缩小,她是如何做到的?
2025-11-06
治舌癌缘何六起六落?中医虽能破局,巩固更是关键
2025-11-05
西医化疗+拔牙VS中医+时辰疗法,76岁牙龈癌老人作出了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