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主页 > 康复案例 > 案例文章 > 乳腺癌 >

中医治癌并不慢:20cm大肿瘤,仅治20天就明显缩小

年龄: 病症:乳腺癌 就诊医院: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 治疗方案: 中医中药

  “医生,求求您再想想办法,我实在不想再遭化疗的罪了……”,54岁的张某兰,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我院中医肿瘤科诊室时,声音微弱,眼里满是绝望与期盼。此时,她左胸壁已长出约20×17cm左右的巨大肿瘤,肿块不仅引发持续剧痛,更几乎摧毁了她的生存意志。

  回溯九年前,张某兰的人生因癌症倾斜。一次洗澡时,她偶然发现左乳有小硬块,起初误以为是普通结节,未予重视。随着肿块逐渐增大,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最终她被确诊为左乳腺癌。

乳腺癌张绪兰1.jpg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记得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为遏制病情,她咬牙接受了左乳切除手术,术后又经历了6次化疗,恶心、呕吐、脱发、乏力等副作用,让她体重骤降至七八十斤,但看到报告上“病情稳定”的结论,她始终坚信 “只要能活着,再难再苦都能扛”。

  原以为抗癌之战能迎来曙光,命运却再次遭受重创。张某兰左侧胸壁重新长出的包块,活检结果显示为 “浸润型癌,符合乳腺癌转移”。无奈之下,她又开始了新一轮化疗,历经7次化疗后,胸壁包块不仅没缩小,反而像 “失控的气球” 般越长越大,最终长成约20×17cm的巨大肿块,这让她再次陷入绝望。

乳腺癌张绪兰2.jpg

  “这罪真是受够了,我真的不想治了……”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张某兰多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就在全家一筹莫展时,经友人建议,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就诊时情况非常棘手:巨大胸壁肿瘤不仅影响外观,还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发并发症,且经过手术、多次化疗后,身体已极度虚弱,属于典型的‘正气亏虚、邪气滞留’状态。” 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说。

1760433088237865.jpg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与 “正气”“邪气”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尤其是张某兰九年抗癌,经过手术及多次化疗,不仅耗伤了脾肺之气、肝肾之阴,导致正气亏虚,无力抵御邪气;而邪气滞留体内,又会形成痰浊、瘀血,与毒邪交织,最终在胸壁形成巨大肿块。此时若一味攻伐“杀癌”,反而会进一步损伤正气,陷入 “虚者更虚” 的恶性循环。

  基于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张中海主任及医助郭彩霞等医疗团队,为张某兰制定了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的个性化中医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中药内服:以“益气健脾、养阴生津”为核心,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身体状态,为身体恢复打下基础。选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补气健脾,为身体生成能量提供支持;麦冬、玉竹、女贞子等,养阴生津,缓解身体虚耗;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逐步清除体内痰瘀毒邪,改善体内病理状态,抑制肿瘤生长。

  (二)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配合我院特色“降糖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快速消肿散结。

  “降糖疗法”原理

  “降糖疗法”是创新性地利用癌细胞代谢特性,精准打击肿瘤细胞。旨在利用癌细胞的嗜糖特性,即癌细胞对葡萄糖能量的需求是正常细胞的20-600倍,故可以通过降低葡萄糖供给,即能量断供,切断癌细胞主要能量来源,使其陷入“饥饿”状态,待癌细胞被饿得奄奄一息时,削弱其增殖与侵袭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注射小剂量(1/10)的化疗药,就可以轻松、高效地把处于代谢抑制状态的癌细胞杀死。这种疗法的优势是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效果好(有些本身对化疗药不太敏感的肿瘤,通过降糖疗法后对药物更敏感)、毒副作用小、对身体的伤害更小,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升远期生存率。

1755569501153724.png

  “刚开始,我还担心中医保守治疗不管用,吃了几天中药后,感觉吃饭香了,晚上也能睡着觉了,胸壁的疼好像也轻了点。”张绪兰说。更让她惊喜的是,经过20天中药调理和 6次“降糖疗法”后,她明显感觉到胸壁的肿块变软了,用手一摸,竟然比之前小了一圈!

1760433088266041.jpg

  “以前总觉得中医起效慢,没想到这次能这么快看到效果,早知道我就早点来了!”随着身体状态的改善,张某兰的眼里重新燃起希望,说话的声音也洪亮了许多。“现在我不害怕了,中医让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我要好好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经过手术、多次放化疗后,身体虚弱、肿瘤进展的患者,中医既能通过“扶正”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又能通过“祛邪”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实现“带瘤生存”的目标。

  正如张中海主任所说:“中医治疗肿瘤,从来不只是盯着癌细胞,而是把患者当成一个整体。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缩小肿瘤,更要让患者活得有质量、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