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17739521333 工作时间:9:00-18:00
  
首页>>中海问答

化疗后 24 小时内做好哪 3 步可以减少副作用 70%?

文章来源: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 发布日期:2025-05-20 点击次数:(256)次

  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化疗后 24 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反应,这是身体对化疗药物的应激表现。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例如,若患者体温超过 38.5℃,需考虑是否存在感染,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给予相应治疗。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呕吐情况,记录呕吐的频率、量及内容物,以便判断胃肠道反应的严重程度。对于频繁呕吐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止吐药物,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二、合理的营养补充与饮食调理

  化疗后,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 24 小时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此外,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椰子水等,以补充因呕吐、出汗等丢失的电解质。

  三、适当的休息与心理支持

  化疗后的身体较为虚弱,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身体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但也要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适当翻身、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化疗后的不适反应以及对疾病的担忧,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